范特勒主张,追求真理既不能脱离对爱的寻求,因为两者的主体都是天主。茅顿也认为真正的圣德不能缺少对社会的关爱,只有在基督内恢复对弟兄的合一时,才能发现且认识天主。
一八三八年,韩国宗座代牧区第二位首牧、法籍范世亨(LaurentImbert)主教,要求梵蒂冈将无染原罪童贞荣福玛利亚立为韩国教会主保,教宗额我略十六世答应该请求。
新教友生病时,教友们为了发扬基督的爱,就一起去探望,春节时,也走访高龄教友,为他们送去礼品和祝福。白吉太说:现在探访所花的钱都是教友们的献仪,而往年,教友们都是拿自家的东西去看望,我真的很佩服他们。
诗人李建春在他所在的天主教会里为我找到了一本德兰修女的小册子和一本连环画。另外有个朋友送给我一本台湾出版的研究德兰修女的书。我自己又买到了两本关于德兰修女的编译版本,以及一本她个人的言论集。
高军长与与副军长刘礽祺、秘书韩一帆、副官范国清、医官汤中甫及军需王子衡一行几人,潜入石头圪塔天主教堂中,得到教民会长郑忠义相助,冒险将其藏匿在胡神父生前所住卧室的地下室中,瞒过了日军的严密搜查。
余子侠教授在近代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的历史考察一文中指出神学教育本应是教会办教育的主干,但自教会办学校以来,神学教育却成为教会学校的一个附件,其主要原因就是教会在办学时特别强调实效性。
1643年西班牙多明我会会士黎玉范赴罗马向教廷质询中国礼仪是否可行。在呈送教廷圣职部的报告中,黎玉范未以中立立场而是使用严格的宗教术语,致使中国礼仪的意义在传到欧洲前已被设定具有强烈的宗教特征。
家庭遗像前祭品摆设图示多明我会士黎玉范针对耶稣会的12项提问:针对耶稣会所容忍的上述祭祖祭孔的礼仪,多明我会士黎玉范在1639年6月3日针对性地提出了12个问题。
当时我们家乡的樊乖侠修女是她们的初学导师,樊修女曾经邀请我在她们初学期间,给她们讲授礼仪课,我当时用的课本是《天主教教理》卷二《喜乐的庆典》这部分内容。
母亲节到了,王春修女、李月梅修女和几个姊妹送来了鲜花祝贺,用笔和她交流,给她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