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这些工具被商业主义和利益所控制,从而零碎化我们的人际关系时,它们就误导人。
现代偶像可能不是金属牛犊,而是名利、权力、物质主义等,使人心远离天主。
——4月19日弥撒中教宗切望教会远离曲解福音的道德主义和意识形态这些人离去,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人有点奇怪,说一些生硬的话,使他们听不下去。
从罗马后期到现在,差不多十六个世纪,单一文化主义一直影响着神学家,思想家,以及教会的领导当局。
种种新的意识型态──其中漫布着个人利己主义,自我本位主义,以及物质消费主义,削弱了社会的结合力,却注入了那种「随时可丢弃」的思考模式,导引我们去侮辱和遗弃那些最软弱和被认为是「无用的」人。
在这新时代,即使无神思想、俗世主义、享乐精神以及拜金风潮等甚嚣尘上,但是基督信徒也永不退缩,把持信道,克服困难,勇敢前行。
例如,“仆人式领导”不应借助部落主义为自己谋取政治利益;不应以失业问题为借口煽动对政治对手实施暴力;不应动用社会资源发起对其他社会的战争。
灵修意义:此为对「天主义怒」(iraDei)的警告——天主的义怒不是情绪化的愤怒,而是圣洁对罪恶的不可妥协回应。也是对我们现世生活方式的审判预告:今世的奢华不能拯救灵魂。
读经二恭读圣若望一书3:1-3写作背景:《若望一书》作者传统上被认为是宗徒圣若望,与《若望福音》作者相同,写作目的在于:抵抗当时教会中兴起的诺斯底主义(否认耶稣真是天主子和真人);强调信仰的本质是认识耶稣
西方国家如西班牙、苏格兰、北爱尔兰等并没有「自由」问题,然而同样存在者民族分离主义,也同样存在恐怖主义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