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23:1)来自基层的《信德》自始就没有局限区域,始终以服务各地神长教友为己任,报道范围也尽力覆盖了各地教会。显然,《信德》理应属于各地教会、属于中国教会。
他们边行边哭,出去播种耕耘,他们载欣载奔,回来背着禾捆(咏126:6)。
穿插其间的圣咏朗诵,将音乐会的各个主题融为一体。
让我们分享圣咏集71章内的老年人祈祷:天主,即使我发白年老,求你也不要离弃我,直至我将你的威力宣示给这一代,将你的奇能传述给下一代。常去儿女家看看,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这就是摆正位置,放下架子。
圣咏23章6节堪为老修女的生命写照。
即便我寿终正寝活一百岁,回答是,我仍是“无”(参见《圣咏》39:6)。但我不信我的“存在”只是由虚无走向虚无,为此我很坚定地相信:我的生命、我的人生、我的存在一定应该有一个理由。我从何而来?
的确,我们可以有达味圣王先知同样的情绪:“谁将给我像飞鸽那样的翅膀,使我展翅高飞,安息在天主的怀抱中”(圣咏54)。
但大体而论,今日的祈祷倾向单纯:圣神同祷会的自发性祈祷是其一,泰泽的咏祷是其二,东方灵修的归空祈祷是其三。
在祂面前,我们应发自内心地呼求:上主,求祢向我们显示祢的宽仁,求祢给我们赏赐祢的救恩(咏八五8)。(梵蒂冈电台译)
正如《圣咏》所诵唱的(一零三10):这位父亲没有按我们的罪恶对待我们,也没有照我们的过犯报复我们。更准确地说,这是一位我们愿意在告解厅内遇到的父亲。祂或许将对我们说一些话,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