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到时公义的上主并不问你在世间读过何书、住过何室、游过何处、有何头衔、业绩几何、名声多大……只问你是如何善用了短暂的生命、财富、能力、技巧等,以及表现了多少慈悲、仁爱、怜悯
惟独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并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种的义果。我们家庭中所需要的,就是温柔与和平。
孟神父透过福音告诉大家,每个人都应该在生命中发现天主的慈爱、怜悯和眷顾,并给予行动的回应,只有看到而没有行动,无济于事。他说:当我们回顾自己的圣召道路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什么?
如果在他们身上还不能激起我们的怜悯与自省,那么,“爱”在这个世界上,早已无影无踪了!经过了半天的体验活动,我们将“彼此相爱”付诸实际的行动。
教宗因此结束说:“守斋、怜悯和祈祷形成我们精神生活的主要结构。因此,我勉励大家在这四旬期找出延长静默的时刻,可能的话做避静,好能根据天父爱的计划重新检视自己的生活。
然而,就如教宗文告所说的,一个信友如果守斋,他就是在表示自己谦虚地顺从天主,信赖天主的慈善和怜悯。
尤其在忏悔圣事中,司铎向罪人显示天主的无限仁慈,他就像那慈父一样伸开双手迎接那回头的荡子;在病人傅油圣事中,司铎又向病人显示天主的怜悯与同情之心,他没有对弱小患病的弟兄转面不顾,反而邀请基督以其慈爱眷顾他们
甲乙合:可敬可爱的圣婴,你有仁爱慈悲怜悯宽恕与大能,求你因你降生受苦受难救赎之大功,饶恕普世人类忘恩负义亵渎圣爱互相伤残诸罪行,使我们因你的诞生受到启迪与感动而痛改前非、重整言行、善守你的诫命、重获希望与光明
我曾于2009年5月到访耶路撒冷西墙,我向全能的天主祈祷,请祂把和平带来圣地,带给中东,带给全人类大家庭;求上主触动那些呼求祂名字的人,在公义怜悯的道路上谦虚迈进。
如此,耶稣的比喻其实十分颠覆,犹太人怎会想过自己需要撒玛利亚人的帮忙,以至于当律法师回答耶稣的反问时,他说不出「是撒玛利亚人」而是说「是那怜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