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3:15)天主的这一预许称为“原始福音”。踏碎蛇头是得胜魔鬼的象征,“女人的后裔”也指犯罪败坏的人类,但在此特别指拯救人类的新元首基督。
(谷16:15)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寻找亡羊,甚至流尽宝血牺牲自己的性命。可是,基督的渴望有多少人听到,有多少人明白,又有多少人愿意回应,最后他在“我渴”(若19:28)的哀叹中凄然离世。
(格前15:16)麦粒落在地里发芽生长的过程,看来似乎是它潜在的生命力被激发而产生的,似乎是“自我复制”,自然繁衍。
尽管原罪使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涕泣之谷”,但天主却从起初就将希望指给了人(创3:15)。并且,这在“潘多拉的盒子”里深藏久远的希望最终由耶稣基督放飞了出来。
这段福音随后描述了「复活者」的新生命,也就是:死者开始说话(路七15)。教宗强调,从基督那里重获生命的人,能「毫无畏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渴望、需求和梦想」。说话也意味著与他人建立关系。
(雅二15)若望宗徒更进一步阐明了爱人如己的重要性:“因为那不爱自己所看见的弟兄的,就不能爱自己所看不见的天主”(若四20)。
正如耶稣所说“你们的光也应当在人前照耀”(玛5∶15)。酵母是要完全融入到面团中才能使其发酵的。因此,天主教会必须在社会中来完成这项使命。
“与10到15年前相比,学校内对宗教的兴趣更大,无论是学术上还是思想上。”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宗教学和历史学教授科恩说。
每当谈到他时,他们总是断言:“天主使他从死者中复活了”(例如,宗1:24及32;3:15)。耶稣的死揭露了人类内心中罪恶的深度。但是,天主使耶稣从死者中复活,使暴行不致成为生命最后的答案。
(文告14)教宗邀请每位宗教信徒努力走在和平的道路上,并孜孜不倦地祈求上主赐给人类和平的伟大恩典(文告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