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篇刊登在《基督徒之家》的文章中,米干表达了他对新乡未来所抱的信心和希望:我是带着一些希望而回到美国的。
这篇文章写于晋太元中,是公元300多年的事,但文中提到的所有细节,竟然都和平行世界的穿越事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此类情况如今更是时有所闻,只是通往异域世界的岔道口各不相同。有时异域的岔口出现在大路上。
关于刘澎先生的其他文章,可参阅本网的学者专栏。
下午我们一起阅读了《曾经是神父》的一篇文章,是一位离职神父的自述。读了这封信以后感慨良多,这位神父曾经经历的一些事情我也曾经遇到过,而且他说的一点有些事实,但有些就是过于夸张和扭曲了事实的真相。
不多时,圣多玛斯在梦中看到了主耶稣,显现中对多玛斯说:“你对于我圣体圣事的那篇文章写得很好!”圣人顿时神魂超拔,身悬空中。他的神学思想对世界影响深远。
在评论我发表的一篇文章时,教宗告诉我他喜爱的两位当代法国思想家是亨利·德吕巴克(HenrideLubac)和米歇尔·德塞尔托(MicheldeCerteau)。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神圣慈悲的使徒爱的神学思想教宗若望·保禄二世(1920-2005)的生平已透过他的两本自传(《礼物与奥迹》、《教宗回忆录》)为大众所熟悉,而且相关的著作和文章可谓汗牛充栋
在我送稿之前,我打电话把这篇文章读给史蒂文听,他说:“枢机主教,您是一位好作家,发表它。”那天晚上,我们飞回到芝加哥时,多纳休神父和我都感到了心灵的光辉,这是那天下午的恩宠笼罩在修和圣事里的结果。
若联系到今天中国教会面临的种种问题,特别是圣召危机的问题,那么,有关平信徒在教会中的作用问题,源自他们司祭职所可能带来的新观念,就是一篇大的文章,是大可做一番的。
文章的重点是将西南地区嫁入KSB乡村的“外来媳妇”(部分)作为研究对象,以跨区域婚姻为切入点,对外来媳妇“告别伤痛”的经历进行分析,希望本项调查对于当代中国天主教历史研究有所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