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他内,才有希望消除那迷漫在人间的“浓雾”,特别是迷漫在今天这个充满了冲突,混乱和虚假的全球化社会里的浓雾。
神父与堂区教友堂区力量虽还薄弱,却一直关爱教友的人间疾苦。新教友玛利亚突发重疾,神父、修女、教友时时记挂着她,她在家书中写道“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路这么难走”?像不像孩子在对父母诉苦?
又是如何从人间角度以对待亡羊之情引伸到天上圣父对待罪人悔改和昄依的。这样的喜乐谁能真正地完全明白呢? 我现在略述圣史路加所记述的“亡羊的比喻”(路15:1-7)。
美金虽好,但不能延长他的寿命,他就干瞪眼,看着他的巨大财宝,表示出对人间的无限眷恋,但仍然凄凄惨惨地嚎哭于黄泉之下的衰草乱石堆里。
耶稣会士雅各伯·玛尔定神父在他的《露德日记:在马萨比耶山洞的七天》中写道:我们不必远行到法国南部(露德圣母朝圣地)去体验天主在我们之中的临在,因为天主已经居我人间,我们的心和露德的山洞同等重要
我们所有的财产,并不属于我们,是属于贫穷人的,圣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人间贫富差距,关键是富人不愿与穷人分享他所掌握的巨大财富,把本来不属于自己的归还给穷人。哀矜是救助别人肉身和灵魂必要的爱德行为。
这做法,显示不是人间的互祝平安,而是与复活的主(祭台及在祭台上的圣体圣血)亲吻平安后,再把复活主的平安传递开去。只不过,当时只限于襄礼者而已。
都说人间有四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可经验耶稣,经验天主的幸福比这四喜还要美好上千倍!我知道从来没抛弃我的主,亲自回来把我领回家门了!拿什么样的语言来描述被主救赎的幸福?
按这些说法,人间的仁也是来自超越的天,更有甚者,其最终的根据,也在于天本身就是仁: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西方文化中的上主概念与中国文化中的天概念,在此都可理解为世界之本源。
自从他那天离开我们家,就成了我们怀念他的标记,他走了,永远的走了,他带着对人生的无奈,仅仅活了27岁,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一生几乎没有尝到过人间爱的温馨与甜蜜,而是在胆战心惊的家庭环境中度过了他短暂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