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基督徒祈祷周:为合一的旅程献上我们的辛劳
2022-01-19

世界基督教协会(WCC)也在其网站上谈及这件盛事,并结合当前的困境,指出“我们感到需要那战胜黑暗的,这正如众基督徒所宣告的那样,在耶稣基督身上彰显出来”。

巴勒斯坦本堂司铎:信仰帮助我们在恐惧中拥有希望
2023-10-30

我们是世界的。如果我们说实话,我们才能成为世界的"。每位基督徒都蒙召去传播基督的教导。阿福德莱神父表示,“身为团体、教会,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祈祷。我们必须让人们在心中产生希望。

应如何理解“Sicut”
2008-08-05

石家庄的张者老师和济南的李江老师,也就Sicut一词解寄来了自己的看法,其结论跟上海张依纳爵老师的不谋而合。

诗二首:心的遐想、我总想
2024-02-02

心的遐想托着这本厚厚的圣经我的心是何等的浓烈炽热打开每一页书写着爱的痕迹在每天的东升日落时举起那瞩目的梦境天主的国度在这里那是如此的充满憧憬在风霜刻下的轨迹如此静谧和温暖流经寒若冰霜的贫瘠之地追逐亡羊便有了上主的浅吟轻唱凝望星空的浩瀚召唤那无人问津的光和盐你说去那里,那里就有了你又说

在“教会礼仪与本地化论坛”开幕式上的欢迎辞
2011-11-17

据信德文化研究所的调查统计显示,截止到2011年11月15日,中国内地教会在最近20年共出版各类礼仪及相关书籍和期刊约有128种,分为8类:弥撒书及圣事类33本: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礼仪委员会(“礼委”)1本,山西教会7本,上海启社

挂灯坪上的血迹:一个法国传教士的故事
2016-09-13

带我们寻找教堂遗迹的是彝族青年阿阿善,他的爷爷阿噶洛曾经是水普家的管家,显然他对这一带非常熟悉,但我们看到的只是被青草和树木掩埋后的一点残迹,如几块柱头石墩、几截雕花的石板以及一些零星的石制构件等,

“教会礼仪与本地化”论坛:问题与回应 之四
2011-12-27

珠教授:因为跟普世教会数十年的隔离,1991或1992年秋天,大陆主教团才开了一个会议,决定要用中文弥撒经书。1989年,当时的罗国辉神父等都在上海佘山教书,他们在那边做了第一台中文弥撒。

海内外华人信友深切怀念苏乐康神父 | Messages in Memory of Fr Zulo from the Chinese Faithful All Over the World
2012-11-30

2005-2012年任启校友会负责人,兼任中国使徒工作推行人。苏乐康神父的葬礼弥撒在马尼拉启中学隆重举行作为最早赴菲留学的修生,河北衡水教区封新卯主教曾获得苏乐康神父的奖学金资助。

主 我能为你做什么
2003-05-07

或许我们做不到他那样,但也应做好地上的盐和世界的。如果盐失去了味道,没有为人照耀,那么我们真的是一无用处,天主只好把我们扔到一边了。

噩梦
2003-12-08

之后,一束十分耀眼令人感到威严的照在我的身上。这是公义的,明察人心的……我看到了我所犯的一切一切的罪过和极其微小微小的过失。我感到浑身在打颤,恐惧不安,内疚焦虑,无限的悔恨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