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话说“警戒点”
2010-09-26

德国的学者海塞如是说:宁可毁灭肉体十次,不可损害自己的灵魂。(《在轮下》)以天国为宝的基督徒为了守护心灵,获得永恒的生命,更应该时刻警惕那吞噬灵魂的杀手——罪恶。

江汉大学代立勇教授发表论文:仁爱与神爱
2019-05-21

分疏与差等一些学者指出,其实儒家是要主张,对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种类的爱,在这些不同种类的爱中,家庭之爱作为人们领会与习得爱的起点,具有一咱初始性与示范性的重要作用。

信德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杨晓亭博士致辞
2007-06-29

特别感谢方立天先生,人大哲学院副院长、人大哲学与宗教理论研究所所长张风雷教授的莅临,也感谢为这次论坛发表论文的所有专家、学者,你们精彩的演讲和建树性的理论构思,使这次论坛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也再次感谢为这次论坛辛勤工作的研究生班的会务组工作人员

特稿:疫情给我们上了一堂大课
2020-07-14

疫情期间,不乏有个别的歧视现象,如台湾一位在比利时的学者分享,他有一次佩戴口罩去邮局,但邮局一位工作人员要求他摘掉口罩。面对疫情,其实有很多值得反省的东西。

她是我的天使
2021-11-19

先是为了发表与“基督信仰与中华文化”相关的论文,到波士顿参加了一个北美华人基督徒的研讨会,认识了各基督宗派在神学领域遨游的神学人,其中不乏知名学者、重要的神长,如马爱德神父、黄克镳神父;再按指导教授的指示

回望哥白尼
2007-07-27

1539年,维腾堡大学学者雷梯库斯慕名拜访哥白尼。听闻日心说,犹如醍醐灌顶。回去之后就写了本小册子,热情洋溢地宣传哥氏学说。这本小册子引起了很大反响,而且反响还比较正面。

法国神父和北疆博物院
2007-10-31

耶稣会的传教士中有不少人是著名的学者,桑志华就是其中的一位。  桑志华,本名黎桑,法国人。他于1914年来华,1938年回国,1952年在法国逝世。  

遁入旷野 与主相遇(一)
2007-12-14

传媒研讨会为内地教会所有的传媒机构和部分海外教会传媒就基督信仰、福传与传媒面对的挑战及其发展提供了分享、交流和研讨机会;社会服务研讨会则为各教区社会服务机构、宗教与公益事业论坛为一些兄弟宗教团体和学者专家提供了回顾

中梵对话的先驱——刚恒毅枢机
2024-06-23

原题目:梵蒂冈-又一部关于架起沟通中国“桥梁”的刚恒毅枢机新书出版核心提示:这是作者GianniValente先生从外籍学者的视角介绍和回顾刚恒毅枢机及其卓越贡献,包括刚刚恒毅枢机对今昔中梵关系的深远影响

做神父真好
2015-01-04

二十五年前,今日今时,还是在这个教堂,天色微明,旭日初升;教堂内,众信友欢聚一堂,祈祷之声,声声入耳,风琴之音,绕梁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