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神父还特意在祭台上宣布:只有老弱妇孺才有‘资格’坐卡车,青壮年教友不得上车!坐上大卡车后,我得意地向推自行车的大哥招手:大哥,你慢慢骑,我在山下等你!
陈神父的老家在黔南州平塘县麻窝村,家里共9个兄弟姊妹,他排行老七,信仰是从祖辈上传承下来的,但是在他小时候却有着神父是不是人的疑问。
于是,我们知趣地退出了教堂,这时院子里发生的一幕让我们惊呆了:两位老神父和当地的很多教友,站在那里迎候着我们,在微弱的灯光照射下,脱去祭衣身着西装的神父更显帅气,俨然两位年长的绅士。
或许他们也有人正也在一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中计划着今天的行程计划着明日的安排,或许有的婴孩还没起床还在床上调皮的等待父母给他们穿衣,或许有的丈夫和妻子正在拥抱然后准备出门,或者他们的笑容正在绽放却被忽如其来的灾难凝固,或许有的老人们正在精心准备饭菜给孩子吃却面孔永远定格在盘子中
她出身于外教家庭,19年前,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老教友家庭的青年,当时的伯母也就是后来的婆婆对她说:我们信教的,除了在老祖宗周年忌日不烧纸钱外,其余的跟教外人家没有啥两样。当时没多想就和他结婚了。
我们老家有一个惯例,家中有60岁以上的老人,都要提前给老人准备寿衣、寿器。我父亲给奶奶准备寿器时,让人在寿器前面画了一颗心,一把利剑刺透此心。
八十年代初老神父们陆续回到堂区,没考上初中的我学会了给神父们辅祭,在堂里领苦路经,人人都说我是一个热心事主的好教友。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我也到了结婚的年龄了。
各教区积极开展社会公益事业,在医疗、扶贫济困、安老救残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饱学中西澄清误解他是1914年9月30日生于山西平遥县道壁村一个老教友家庭。早年进入修院,聪敏好学,被派往欧洲留学,1937年6月28日晋铎于瑞士。
有一位老教友在我旁边说了一句:“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而来的。”这话让我听来,多少有点批评的意味,我的心里有一些惭愧。是啊!我是一个领洗才七个月的新教友,这或许是狂妄啊,我不敢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