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发生在伊拉克对本国内基督徒的驱逐、迫害及强迫改教就是这个世界的不和谐音符之一。 因着人与天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变得容易起来,悔改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人一生不断地提升自己生命品质的过程。
虽多次受到身心的摧残,但在坚强的信德支撑下,她始终依靠天主,总不背教。在教会十分艰难的时期,她多次保护教会的神职人员,多方打听、想方设法多次到狱中探望,给在监拘压、被捕判刑的神父送去生活所需物品。
晚祷以烛光礼开始,教宗本笃十六世从一位誓反教的牧师手中接过一支蜡烛,这支蜡烛被从罗马尼亚的锡比乌带来的一支大蜡烛点燃,大蜡烛上刻着第三届欧洲大公会议的标记,这项会议正好同一天在罗马尼亚的锡比乌召开完毕。
他在一次要理讲授中曾向望教者和新教友说:“当我们阅读旧约圣祖的历史和箴言的格言时,我们就是在谈论道德,为的是在你们得到培育后,能够习惯于走入圣祖们的道路上,善度服从天主的诫命的生活”。
来自重庆的丁杨神父提出了广开渠道传福音的重要性,他强调现代人特别需要圣言的滋养,丁杨神父1996年开始接触教会,作为一个教外家庭的独子,领洗后又响应基督的召叫,走进修院,并圣了神父。
其中八位是圣座部会或相关机构的首长,十三位是教区主教,两位是对教会与圣座有特殊贡献的神父。
每个将临期都是全新的开始:首先是礼仪年的开始,逾越奥迹借着主日与庆节的礼拜不断进入我们的生命中,使救恩的德能在教会与世界发扬光大,在天人交往的过程中去发掘救恩史的新面貌。
当然,假如我们像斐理伯或撒玛黎雅人一样与耶稣相遇了,假如我们在朝拜圣体中听到了耶稣的心声,假如信仰在我们的经验中像真的一个喜讯,假如我们常常去看初期教会宗徒们的信仰生活,十六世纪传教士的信仰见证,甚至今天无数像这位神父一样的基督徒的生活
当我们把随身携带的“信德”和福传书籍及复活节礼品送到她的面前时,她不但会心的笑了,而且一定要去教堂过复活节领洗进教。
魔鬼的崇拜包括在外教神庙里祈祷,敬拜没有生命的偶像,在水泉、河流,燃点蜡烛和奉香……等相同的仪式。这一切你们都不可做。占卜、附身、咒语、配戴符像……等其它邪恶的事。这一切,你都要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