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亚洲许多地方的现实,在印度主教托马斯Menamparampil的苦路默想中有对奥里萨很多基督徒的痛苦的回应。托马斯大主教是受教宗本笃十六世之委托而撰写苦路经文的。
基督死亡与复活的奥迹显示基督整个的一生是真正的奉献,天父也悦纳了这一奉献,并且这是一次空前绝后的成功的奉献!而我们的弥撒就是基督在十字架上祭献的重现。这是我们下一讲的主题。
在意识到这种伟大的奥迹时,司铎应该在举行弥撒之前努力作充分的准备,并在每日生活里,应该通过朝拜圣体和其他热心神工,时刻保持一种与基督的密切关系。(未完待续)
让我们常常用圣奥斯定的名言来激励自己吧:“那些妇女和儿童能做到的,我们为什么不去做呢?”
这些远景帮助我们不要把尘世的现实看作是绝对的,而是察觉到天主为我们预备更宽广的前景,重复圣奥斯定的那句话:‘让我们一起渴望天乡,思慕天乡,视自己为世间的过路者。’”诫命,真爱的道路。
在沙勿略之后,耶稣会、方济各会、道明会、奥斯定会等修会的传教士陆续来到日本。根据1614年的统计,当时日本有65万教友,150位神职人员。并在16世纪末引进了西洋印刷技术。
并教导说:“你要明白你所做的,生活你所举行的,使你的生活符合主十字架的奥迹。”平安礼中,主教与新铎们一一握手相拥,欢迎他们加入北京教区。与此同时,所有共祭神父,分别与新铎们拥抱,祝贺他们晋升铎品。
在圣母山前后四十天的时间,我总是感觉自己离圣母更近,在多次参与弥撒之余,我便反复诵念玫瑰经,并默想其中各端的奥迹,回忆各位神父讲道的独特之处,认真听从神父们的不同劝告,勉励效法上智之座、义德之镜圣母的言行芳表
圆顶建筑和内部装饰均按透视原理布局,吸引了满汉各族广大参观者,有两位从罗马新来北京的奥斯定会神父称这座圣堂真不愧为“国都之堂”。这是中国天主教历史上第一座圣若瑟堂。
(圣奥斯定语)经伯很富有,很有名望,儿女成群,事主虔诚,为人正直,过着幸福的生活。一天,天上众神侍立在天主左右,人类的“死仇”撒殚也列在其中。天主问撒殚说:“从哪里来?”“我刚游历世界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