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藏在心灵深处对老人的回忆涌上心头。2000年,教会响应教宗保禄二世禧年朝圣活动。当时,圣心山属于胡庄堂区的下属堂口。
回首曾蒙老师教导之岁月,再回首容、音、行之记忆,常纪念,常回忆。怀念恩师,因为他“敬畏上主之人的精神必然常存,在上主回顾下,必蒙祝福”(德34:14)信天主承诺:“主人对他说:好!
他说:回忆到己巳年的冬天,我在澄江(江苏江阴县的别称)官学应一小试,当时学校有个仆役名叫朱君玉,他丢失了别人寄放在他那里的钱,痛不欲生。
养女盼乐曾对《人物》记者回忆,早年家里穷到上街讨饭,袁厉害要到馒头,总是先尽着孩子们吃,孩子生病她去拿药,自己病了却不舍得看。
1698年,郭弼恩神父(CharlesLeGobien)在巴黎出版了一个重要著作,它以此前不久刘应神父(ClaudedeVisdelou,殷铎泽神父一度在杭州的下属及合作者)寄到法国的“忠实回忆”为基础
后来王修女的一位学生,年近70的男教友回忆。
……天主给的糖果年近九旬的房志荣神父每每回忆自己的童年,都会想起母亲那轻柔的呼唤。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特别受到母亲的宠爱,总是会依偎在母亲身边。
据当地老神职人员回忆:城川的育婴堂是田清波到城川后不久扩建的,建了十间砖房,育婴堂、要理班各得其所。当时有婴孩近30人。田清波把《要理问答》译成蒙文,进行讲授,同时加入蒙文识字课。
回忆暑假,当我把被献县大修院录取的消息告诉他时,他还十分高兴地询问了我开学的日期。在开学前告别时,他还给了我五张10元的零钱,说是车费,同时嘱咐我好好读书,更要注重神操。谁知道那一别竟成了永别啊!
关于用教会传统方式铭记、缅怀英烈,恢复和保护好正定教堂惨案古建筑文物当天的座谈会上,马英林主教亲切回忆了他先后在2014年和今年分别在中国和荷兰两次与文致和主教家乡的神长教友及亲朋相遇的美好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