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我们再次相聚在南昌这座古老而生机勃勃的城市,天主教江西教区联合河北信德文化学会、复旦大学全球化与宗教研究、复旦大学哲学院徐利学社在这清明节来临之际主办利玛窦与南昌:教会中国化暨本地化研讨会
4月5日刚过了清明节小长假,早7点,记者随进德老年之家王花蕊院长一行驱车赶到了元氏县西郝村。刚进王竹芹家的大门,一阵阵刺鼻的恶臭味扑面而来,随后如同垃圾堆般的环境呈现在众人眼前。
那年清明节,我是跟随大人们乘车到郎岱后,徒步走到毛口的。大家在一处坟地里祭拜,几位我从未谋面的卢氏家族成员,在那里划着十字口中轻声念着什么。
信德讯细雨踏春日,思怀故人时。4月5日,清明假期期间,唐山教区南台堂区举办了一场面向青年教友的“忆先辈,述祖德”分享交流会。韩城堂区、林西堂区、小稻地堂区、东安各庄堂区
2010年清明节,我们一家三口和妹妹一家四口前往河北农村老家为父母上坟,请李大哥帮忙开车,李大哥以前是我们的老邻居,又是从小一块长大的发小,多年来我们一直互相走动,关系处得很好。
现在我们很多人也越来越多的喜欢过一些西方的节日,比方父亲节、母亲节,但是也有我们自己的节日,比如清明节、重阳节,虽然文化不同,但彼此是相通的。在我们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孝中的人物,均被推崇为孝道的楷模。
正值复活期,又是中国的传统清明节,我提笔写几句,以表对尹玮玲的思念之情。相信上主已接纳她去享永远的福乐了。
又是一个中元节来到,面对这个与清明节类似,祭奠先祖追思亡魂的传统节日,身为中国天主教徒的我们,面对无数未领洗的先祖魂灵,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去年清明节,我的姐妹约我去乡下祖坟祭拜父母,父亲去世三十多年了,有感于父亲终生虔诚事主、传教救灵,有感于父亲对儿女的养育之恩,姐妹都劝我给父亲写一点纪念文章留给我们的儿女作纪念,我含泪写了几篇回忆父亲往事的文字
就礼仪之争的内容来说,祭孔复杂,且只关乎读书人;译名过于学理化,草根教友不会关注,唯有祭祖,其认同感、归属感,成为族群的凝固剂,今天,与祭祖理念息息相关的清明节成为国家法定节日,就是腾出一个空间缅怀已逝亡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