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清晨弥撒:抵拒将我们带向腐败的世界之神
2020-01-08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省思了当天《若望一书》关于存留在天主内的教导,阐明基督徒的生活就是要存留在天主内,顺从圣神,而非世界的神,因为它导致堕落和不分善恶

“生命树”的省思
2021-05-10

”在“天城”是常态性的存在,是天主无限量的恩赐;而在“先前的”地上,在创世之初的伊甸园只出现过独一棵“生命树”,象征着人类永生救援的唯一性;但通往这棵唯一“生命树”的路径在亚当、厄娃受蛇引诱误食了“知善恶

庆祝耶稣圣诞三句半
2006-12-01

31、来到世界叛罪人,善恶报应要分明,有善必赏恶必罚,最公平。32、劝导弟兄姐妹们,同艰共苦建圣堂,有钱多献给上主,不落空。33、求主庇佑贤子孙,多献钱财有大恩,有罪减轻少受罚,功补过。

培养家庭之爱(二)
2017-12-22

但无论怎样,情绪本身并无善恶之分,渴求与抗拒的感受并非罪恶,也是不受责难的。而受判断的,或者说是善恶之分在于在情绪的推动之下,人所作的行为。学习控制情绪、舒缓情绪是每个人必须要面对的人生功课。

教宗本笃十六世二零零九年四旬期文告
2009-02-24

在圣经最初的章节里,天主已命人不要吃禁果:「乐园中各树上的果子,你都可吃,只有知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那一天你吃了,必定要死」(创2:16-17)。

基督徒当有的品德
2015-03-02

四枢德智德(智慧):能明辨是非善恶,明了什么是主所喜悦的事。为增加在信仰方面的认识,我们努力过吗?

谈博爱与道德
2012-01-09

人之所以为人,因为人有灵魂有理性,能够区别善恶,更能自主地行善戒恶,能够遵守天主十诫,能够有道德行为。因着道德行为,才能有更高的人格价值。

效法耶稣 战胜世俗
2012-03-23

仔细想来,确是如此,因为人几乎每时每刻都要面对美丑善恶是非对错的分辨与抉择。这句话该不该说?又该如何去说?这件事该不该做?又该如何去做?乃是人不得不反复琢磨的问题。

博爱精神
2004-11-11

耶稣在预言公审判的时候,只拿爱人或不爱人,来分别善恶,判定赏罚。恶人被罚入地狱,耶稣并没有说,因为他们杀人害人,或贪财犯奸,而是说因为他们不爱人,便该罚入地狱。

姿态决定一切
2005-10-04

因为人们相信,一个公众人物的姿态就是他本人意图、品格的体现,他所为的善恶、美丑与否,他说的话真伪、对错与否根本就取决于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