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谈博爱与道德


2012-01-09 14:15:26 作者:梅乘骏 来源:《信德报》2012年1月5日(总第472期)

    博爱是世界人权宣言对我们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这个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由博爱精神推衍出来的,就是人类社会和国家的权利与义务。
    “博爱”一词在法文中为FRATRNITE,与“兄弟”一词TRERE同根,故博爱有时也被译为“兄弟般的友爱”,正如《欢乐颂》高唱“一切人类是兄弟”。
    我国古人云:“博爱谓之仁”(韩愈《原道》)。古人又云:“仁者无私之爱也,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也。”孔子是一位具有博爱情怀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以仁为核心,而他弟子解释为什么是“仁”时,只用了“爱人”二字(颜渊篇)。孔子反复强调君子要提高道德修养,目的不仅是洁身自好,更重要的是“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宪问篇)。
    由爱天主而博爱众人,是我们天主教教义的核心。耶稣在受难前夕,建立圣体圣事之后,向宗徒们说:“这是我的命令:你们要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一样。人为自己的朋友舍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了”(若15:12-13)。若望宗徒解释说:“耶稣为我们而牺牲了自己的性命,因此,我们知道什么是爱。”
    我们每位教友最牢记的是天主十诫。守好前三诫是为爱天主于万有之上,守好后七诫是为爱人如己。旧约中十诫的文字虽写于3500年前,但它的含义是不受时间限制的,是古今中外人人所认同的。天主教的神学家解释说:“天主十诫是我们人性中固有的道德职责,不是从外面强加给我们的职责”,也就是说超越于阶级属性的内容。
    人之所以为人,因为人有灵魂有理性,能够区别善恶,更能自主地行善戒恶,能够遵守天主十诫,能够有道德行为。因着道德行为,才能有更高的人格价值。
    我们教友都知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违反道德的行为,常见的还有“七罪宗”,必须随时警惕,严加克制。我们的先贤——耶稣会士庞迪我神父写过一本名著《七克大全》,简名《七克》,主要内容如下:一曰“谦以克傲”。耶稣教训人,以虚心受福为天国之基。傲者不能虚己受善,最为我教所忌。克傲在谦,故以此为进德之首。二曰“廉以克贪”。利之所在,众人争趋,贪心一萌,往往见利忘义,临财苟得,启天下争夺之祸。基督教训人,以贪为戒,以廉为美。三曰“恕以克妒”。妒之为恶,乐祸幸灾,反复倾轧,皆由此起。此心不去,无论贫富贵贱,无安乐之境,终身无安乐之时。四曰“忍以克怒”。怒有义与不义之辨,因义而怒,苟不失节,毋庸克也。至于血气之怒,行于家庭则乖,行于朋友则疏,行于国家则危,万不可不忍。五曰“贞以克淫”。男女人之大欲,不能尽绝。惟纵欲败度,小则致疾,大则杀身,最宜切戒。六曰“淡以克饕”。醉饱之后,本无关大节,然其甚者,沉酣贪恣,玩极岁时,必妨正业。故天主教重淡泊为清心寡欲之助。七曰“勤以克怠”。万事成于勤,毁于怠。天之后人,各有应尽义务,若自甘惰废,非造物之本心。
    《七克》一书曾由《四库全书》采录,并为教外学者士大夫们推崇。康熙时的某亲王洗名若望者,记其入教之动因,是在研读《七克》后得到的启发。

本文标题:谈博爱与道德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