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历过不计其数的拥抱,只有这次是刻骨铭心的,那么难忘,那么令人回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实际上更是天父的拥抱,我又重新回到了父亲的身边,再不会迷途走失!
五六十岁以上的人们,却被眼前的情景拉回到了那刻骨铭心、不堪回首的昨天……20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夜,大槐树下亮起了六盏耀眼的煤气灯,一大群穿着皮袄、大衣的革命群众在振臂高呼,群情激奋
这个经历让他刻骨铭心,亲自体验了因为艾滋病亲人间的冷漠,铸就了自己一份勇气。他说: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我不会害怕了。
伯父最让我刻骨铭心的一句话,就是:我要永远赞美天主的仁慈。伯父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一生,就是对自己所珍重的信仰的诠释,更是对无限仁慈的天主无比的信赖与托付。
这不是故做虔诚之状,谁若没有在偏僻的山寨与教友们,以家庭作为祈祷场所跪在泥土之上,没有经过长期无助与无奈的体会的人,真的不会有这种刻骨铭心的感受。
如今再回首,充满感恩,往昔刻骨铭心的记忆,仍历历在目。
但这口头上的诵念,如果不能刻骨铭心并激发相应的还报行动,那岂不成了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没有实际价值。因此必须在深切怀念的同时,采取积极主动的具体措施来回应、来报谢天主的洪恩。
因为我们与主:在爱中不期相遇,在爱中一见钟情,在爱中念念不忘,在爱中刻骨铭心,在爱中海枯石烂。(参歌8:6)回想自己的蒙召,天主就是在不知中召唤了我们为他做工。他的那份深情大爱会让我们至死不渝地追随。
姜神父(左)与吴神父(右)正在查看灾情[page]记者(以下简称记):姜神父,当你第一眼看到自己服务多年的教堂成了眼前这个样子时,最初的那种感受一定是刻骨铭心的吧?
后来参演了《流芳百世》,从圣人方济各的信仰中得到启示,世上每一处地方都是天主的圣所,我虽未能建造一座真正的教堂,但是我可以在我的戏剧、歌词或谈话、行为中给人刻骨铭心的记忆,将教堂建在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