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浙江:若望•王怀爱“东方岩彩圣像画展”在宁波开幕


2025-10-09 15:04:45 作者:民主办教实践基地

9月29日,“若望·王怀爱东方岩彩圣像画展”在浙江省天主教民主办教实践基地隆重启幕。本次展览得到了宁波市民宗局的支持,是王怀爱先生创作的东方岩彩圣像画在中国大陆的首次展示,以艺术形式生动诠释了宗教中国化的实践路径。据悉,本次画展开幕式共有60位嘉宾出席。

开幕式上,王江飞神父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他表示,王怀爱先生的艺术创作始终植根于信仰的追寻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其独创的东方岩彩圣像画,融汇中国传统岩彩技法与天主教圣像艺术精髓,正是天主教宗教中国化理念的积极探索与具体见证。此次展览落地浙江,实为浙江天主教界的一大盛事。

画展吸引了宗教界、艺术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沈斌主教,浙江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主任金仰科主教等分别发来贺词,对王怀爱在天主教中国化实践中的艺术探索给予高度评价。中央美术学院胡明哲教授、复旦大学魏明德教授、李可染画院李晓刚教授等艺术界专家也纷纷致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被誉为"中国西洋画摇篮土山湾的最后传人"的84岁高龄的叶兆澂先生亲临现场。叶老早年师从土山湾画馆末任主持余凯,成为该画馆的最后一位传人,后又受教于刘海粟、颜文樑和张充仁等大师。同时,中国千唐志斋博物馆研究员、浙东书画院院长、写意画家、浙江省天主教民主办教实践基地艺术顾问程一翁先生亦应邀出席,共同见证这一艺术盛事。

北京教区赵建敏副主教深入解读了画作的精神意涵。他以"凝视者与被凝视者"的关系为切入点,指出东方岩彩圣像画不仅呈现自然之美,更开启心灵与永恒的对话。他强调,真正的艺术应融汇真理与仁爱,回应人类对无限的渴慕。

艺术评论家张小鹭教授回顾了王怀爱的创作历程,指出其作品融汇唐代景教遗韵、西方坦培拉技法与中国工笔画线描,以东方温润的艺术语言重塑圣像画的神圣气质,构筑起贯通东西、连接天人的视觉桥梁。

甄湘健教授从文明互鉴视角评价道,王怀爱的艺术实践体现了"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精神,其作品以深层次的融合抵御文化的浅薄与遗忘,彰显出永恒之美。

刘兰英副教授指出,王怀爱的创作宛如"从可见世界通向不可见世界的窗扉",岩彩层叠的矿物质感犹如信仰的积淀,使整个展厅化为可供驻足冥思的神圣场域。

画家王怀爱本人也分享了圣像画的神学意蕴与其个人艺术探索的心路历程,引领观众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精神维度。

开幕式后举办的圣像画艺术论坛,将活动推向高潮。学者与观众围绕东方岩彩与圣像艺术的融合展开深入交流,进一步拓展了画展的文化意涵。

此次展览以中华传统"岩彩"这一古老艺术形式,承载普世信仰主题,既呈现了艺术家虔诚而执着的创作历程,也为天主教中国化提供了具体而微的实践范本。在国庆佳节之际,这场艺术盛宴成为传递文化自信与精神追寻的和谐乐章。

目前该展览正在展出,将持续至11月28日。感兴趣的神长教友可前往观展。

(原载:NB芥菜籽)

本文标题:浙江:若望•王怀爱“东方岩彩圣像画展”在宁波开幕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