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济各教宗对移民特别的牧灵关怀
2025-04-25 09:46:41 作者:罗晓平 来源:信德网
我们这个时代被称为移民时代。不管是国内人口流动还是国际之间人口流动,都成为这个时代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我们要善待移民,方济各教宗的家庭也是从意大利移民到南美洲的意大利移民,对于移民问题有切肤之痛。所以在他任职期间,特别呼吁国际社会要关心移民问题。可以这样说,他是一位为移民发声的教宗。从以下他的言论及行动当中可以看出,他是多么重视移民问题。
一、方济各教宗的呼吁
2013年7月,教宗方济各首次前往兰佩杜萨(Lampedusa)进行牧灵之旅:此次旅行象征着“外向型教会”向地理和生存边缘人群伸出援手。教宗希望提高人们对地中海地区众多移民死亡的关注,并谴责“冷漠的全球化”:“你的兄弟在哪里?” (创4:9)和为这些受害者“谁哀悼过?”。
2013年9月10日访问阿斯塔利中心(意大利耶稣会难民服务中心):“特别是——这很重要,我发自内心地说——我还希望宗教机构认真、负责任地对待这个时代标志。主要求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和慷慨之心接纳难民。亲爱的教友们,空置的修道院不是为了将教堂改造成酒店并从中牟利。空置的修道院不是你们的,它们是为难民中的基督而设的。主要求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和慷慨之心,在社区、家庭和空置的修道院中接纳难民。当然,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判断力、责任心,但更需要勇气。”
2015年9月6日《三钟经》:“面对成千上万难民逃离战争和饥饿的悲剧,他们正在前往充满希望的新生活,福音呼吁我们,要求我们成为弱小和被遗弃者的‘邻居’。给他们真正的希望。而不仅仅是说:鼓起勇气,保持耐心!……因此,在慈悲禧年即将到来之际,我呼吁全欧洲的教区、宗教团体、修道院和圣殿具体体现福音精神,接纳一个难民家庭。这是为慈悲禧年做准备的具体举措。欧洲每个教区、每个宗教团体、每个修道院、每个圣所都将接待一个家庭,从我所在的罗马教区开始。”
二、教宗对移民与难民的关怀行动
教宗在他任职期间,多次前往移民与难民营看望他们。2016年4月16日,与东正教宗主教巴塞洛缪和雅典大主教耶罗尼莫斯访问莱斯博斯岛(希腊),强调牧灵关怀难民的普世性。伊罗尼莫斯大主教在演讲中谴责了欧洲难民潮所体现的“人类破产”。2017年1月1日,教宗方济各成立了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并在其直接领导下设立了移民和难民事务处,主要负责拯救移民和难民的生命,为当地教会提供移民牧灵服务,并致力于实现消除移民的根源,使移民成为自由选择。该部门专门负责移民、难民、境内流离失所者和人口贩卖的受害者。
2017年2月21日,教宗方济各在“移民与和平”论坛上发表演讲,首次指出牧民关怀移民和难民的四个基本原则:欢迎、保护、促进和融合。
• 欢迎:努力确保移民和难民有机会安全、合法地进入目的地国。例如,这意味着促进家庭团聚和人道主义走廊等举措。
• 保护:首先采取行动保护所有移民和难民的生命、尊严和权利,无论其移民身份如何。
• 促进:让移民和难民能够与居住地社区一起成长和实现自我,也就是说,在天主创造他们的所有不同维度上。所有这些都要考虑到,移民拥有的历史、文化、技能和经验只会丰富他们定居的社会。
• 融合:这意味着相互充实,共同创造跨文化共存的局面,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是“公民”,即完全属于这个群体。融合并不意味着同化,因为这是一个双向过程,而不是单向过程。
这四个动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活、牧灵关怀和神学反思的路径。换句话说,任何一个动词/行动都离不开其他动词/行动:人们之所以能够融入,是因为他们受到了欢迎、保护和促进;如果欢迎的最终目标不是通过保护和促进个人来实现融合,那么它就变得毫无意义……等等。从神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动词不仅描述了教会为移民和难民开展的牧灵活动,更重要的是描述了天主的作为。
三、教宗在通谕和其他教会文件中表达对移民与难民的关怀
《众位弟兄》通谕是教会关于博爱和社会友谊主题的基本文件,其中当然不能缺少对移民主题的大量引用,从谴责排斥移民和难民的“浪费文化”开始:“此外,在一些移民目的地国,移民现象引发了恐慌和恐惧,而恐惧往往被政治目的所利用。因此,仇外心理蔓延,导致闭关自守。移民被认为没有资格像其他人一样参与社会生活,而我们却忘记了他们与任何人一样拥有与生俱来的尊严。因此,他们必须成为‘自我救赎的主角’。我们绝不会说他们不是人,但实际上,从我们做出的决定和对待他们的方式来看,我们却认为他们价值更低、地位更不重要、更没有人性。基督徒以这种方式思考和行事是不可接受的,有时他们会对某些政治选择情有独钟,而忽略了他们信仰的深刻信念:每个人,无论出身、肤色或宗教,都享有不可剥夺的尊严,博爱是至高无上的法则”(FT39)。
“我意识到,有些人面对移民问题时可能会产生疑虑或恐惧。我理解这是出于自卫的自然本能。但事实是,只有当个人和民族懂得如何创造性地将对他人的开放融入自身时,他们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我邀请您超越这些基本反应,因为问题在于,当[它们]左右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使我们变得不宽容、封闭,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变得种族主义时。因此,恐惧剥夺了我们与他人相遇的愿望和能力”(FT 41)。
教宗在每年的移民与难民日发表文告,表达对移民与难民的关怀。
迈向更伟大的我们(2021):这是2021年世界移民和难民日的主题。 我们作为教会的使命是反对“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分离,这种分离在我们的社会中经常发生,我们要建立一个“我们”,在这个“我们”中,每个人都作为人类大家庭的一员,享有平等的尊严,从基督教信仰的角度来看,我们都是同一个天主的儿女。
与移民和难民共建未来(2022):“与移民和难民共建未来,也意味着认可并重视他们每个人对建设进程的贡献。我喜欢用依撒依亚先知的预言来解读移民现象,先知认为外国人不是入侵者和破坏者,而是重建新耶路撒冷城墙的工人,新耶路撒冷向所有人开放(参见依60:10-11)。移民和难民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巨大挑战,也为所有人带来了文化和精神成长的机会。多亏了他们,我们才有机会更好地了解世界,领略其多样性的美。我们可以在人性中成长,共同构建更美好的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天主教移民和难民的到来为接纳他们的教区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往往能够带来新的活力,为充满活力的庆典注入活力。分享不同的信仰和虔诚表达方式,是更充分地体现天主子民的普世性的特殊机会。”
天主与子民同行(2024):“许多移民将天主视为旅伴、向导和生命线。他们在出发前将自己托付给上帝,在需要时向祂求助。在绝望的时刻,他们从祂那里寻求慰藉。感谢祂,一路上都有好心人相助。他们向祂祈祷,将希望寄托于祂。有多少圣经、福音书、祈祷书和念珠陪伴着移民穿越沙漠、河流和海洋,跨越各大洲的边界!天主不仅与他的子民同行,而且在他的人民中,他认同那些在历史中旅行的男人和女人——特别是那些最弱小、最贫穷和最被排斥的人——仿佛在延续着“道成肉身”的奥秘。亲爱的兄弟姐妹们,值此世界移民和难民日,让我们共同为那些不得不离开家园、寻求有尊严的生活条件的人们祈祷。让我们感到我们与他们同在,让我们共同举行一次‘会议’……”
四、对美国移民态度的强烈谴责
方济各教宗在他离世后,全世界人民表达对他的尊敬与爱戴,就是因为他敢于直言,正如俄乌与巴以冲突后,他严厉谴责入侵者,发表反战言论。当最近美国对移民有了极端的做法,大批驱逐移民,教宗也发出了严厉的批评。
他写信致美利坚合众国主教(2025年2月10日):“这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真正的正义体现在所有人,特别是最贫穷和最边缘化的人,都理应得到有尊严的对待。当社会和政府对所有人权利的严格尊重——正如我在许多场合所说的——欢迎、保护、促进和融合最脆弱、最无助、最弱势的群体时,真正的共同利益才能得到促进。我呼吁天主教会的所有成员和所有善良的人们拒绝歧视我们的移民和难民兄弟姐妹,并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的言论。我们被召唤以仁爱之心,团结友爱地生活,搭建桥梁,拉近彼此的距离,避免建造耻辱之墙,并学习像耶稣基督那样为拯救所有人而献身。”
“基督徒非常清楚,只有通过肯定所有人的无限尊严,我们作为个人和团体的身份才能成熟。 基督徒的爱不是利益的同心扩张,逐渐扩展到其他人和团体。换句话说:人不仅仅是一个相对而言具有扩张性的个体,拥有一些慈善情怀!人是一个被赋予尊严的主体,通过与每个人,特别是最贫困的人之间的构成性关系,人的身份和使命会逐渐成熟。我们需要倡导的真正的博爱,是通过不断思考“好撒玛利亚人”的寓言(路10:25-37)或思考毫无例外地建立面向所有人的兄弟情谊的爱而发现的。”
五、移民是希望的使者
以下是教宗关于移民与希望之间联系的部分言论。“移民,他们是希望的导师。我是移民之子,在家里我们总是有种去美国闯荡、出人头地、取得进步的感觉。他们离开时希望在别处找到自己的面包,正如圣若望·巴蒂斯特·斯卡拉布里尼所说,他们从不放弃,即使一切似乎都在‘与他们作对’,即使他们遭到拒绝。他们的坚韧,往往是由他们对留下的家人的爱支撑的,这给了我们很多启示......”(2024年10月28日对斯卡拉布里尼传教士的讲话)。
“你们知道自己是什么吗?你们是‘希望的斗士’!有些人没能到达目的地,因为他们被沙漠或大海吞噬了。人们已经不记得他们了,但天主知道他们的名字,并欢迎他们来到祂的身边。让我们静默片刻,缅怀他们并为他们祈祷。对于你们这些希望斗士,我希望希望不会变成失望,更不会变成绝望,感谢帮助你们不失去希望的人们。”(2017年10月1日,博洛尼亚,对移民的讲话)。
结语
方济各教宗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他是人民教宗,是社会弱势群体者的教宗,他也是移民者的教宗。在他任职的12年期间,充分表达了对我们这个移民时代移民者们的关心。在伯多禄广场,矗立了一个移民雕像,这是我们时代的象征。
因为移民表达一个象征,我们都是一群流浪在这个世界上,走向天家的天国移民。让我们主动关心我们周围的移民(流动人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