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志•青春说 |朱杰:讲好信仰故事,让宗教中国化落地生根
2025-02-18 10:52:53 作者:北京青联 来源:信德网
朱杰,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理事、北京市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天主教北京教区国际团体主任司铎。自菲律宾深造回国后,他全身心投入到宗教工作中,积极传承宗教信仰、开展社会公益、加强文化交流、推动天主教事业的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宗教界人士的使命与担当,为持续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信仰传承,做好社会“礻”部
当被问及为何会选择踏上神职道路时,朱杰归结为两个字——“初心”。朱杰出生于一个天主教信仰氛围浓厚的家族,在他3岁时,一个成为神父的梦想便在脑海浮现,这也是他梦想的起点。
而后在成长的过程中,家族传承的信仰力量在他心中深深烙印,长辈们神圣的身影成为他心中的榜样。朱杰对天主教的信仰也愈发坚定,他渴望像先辈一样,用一生去践行信仰、服务大众。这份初心也伴随他成长,驱使他在求学、道路上坚定前行。
在经历了菲律宾十年的求学深造后,朱杰回到了中国,正式成为了一名神父。朱杰的每一天都是充实而又忙碌的,以祈祷开启和结束。在信仰的指引下,他保障着北京天主教的日常运营;以生命的热量,在主持宗教仪式和活动中,如蜡烛般照亮每一位信众,用一句句讲经、一次次证道,将甘霖洒落在干涸的心田。除此之外,朱杰还活跃于修道院和宗教院校的教育工作中,以自身的学识与经验为年轻一代神职人员做一盏明灯,培养他们坚定的信仰,服务的热火,积极造福社会。
将近十八年的神父生涯中,朱杰忙并快乐着、累且幸福着,他谦逊地称自己为“年轻的老神父”。他时刻勉励自己做一名称职的神父,一名友善、真诚,可以为社会增福的神父。用一个小小的善言善举,做好“福”字的“礻”部,为信众带去安慰、信念与希望,为社区、城市予以源源不断的祝福与加持。
鉴往知来,助力“中国化”走深走实
新时代宗教中国化的提出,予以宗教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而这也是朱杰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他一直在思考、探索的问题。在朱杰看来,天主教的中国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融合”,要守正创新,传承发扬,积极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份子,成为国家的一员,主动、自觉地为首都文化建设贡献北京天主教的力量。
在“中国化”的指引下,朱杰以历史为鉴,结合时代要求,在诸多方面融入中国元素,在教义教规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让教义教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在教会礼仪中吸收中华古典礼乐精神,借鉴中国传统民俗,推进教会礼仪本地化,如在疫情期间采用“三拜九叩”等传统礼仪礼节,既表达了虔诚,又避免了疫情传播,用传统文化的浸润让天主教更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中国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也是我们努力在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但极富历史意义的工程。”朱杰坚信,天主教的发展和推广,只有坚持中国化方向,努力实现中国化建设,才能更好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促进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民族和睦,推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文明共生,书写信仰新篇
“人,不是一个孤岛;文明,因交流而丰富。”朱杰认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彼此欣赏、彼此借鉴、彼此丰富、共同成长,正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美之处。
宗教对话在文明交流与互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朱杰积极讲经讲道,致力在国际交流交往当中发挥天主教界的民间外交优势,成为中国宗教界的一面旗帜和发声者,更好地讲述中国宗教、中华民族的故事,增强宗教文化对话交流,倡导宗教和合共生、多元融通,促进社会和谐、世界和平,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文明力量。
“生命因给予、分享而成长,因自私、贪图享乐而萎靡。”朱杰认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深刻领悟这种生命的真谛,将分享与奉献融入到自己的价值观中。在日常生活里,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主动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在面对利益抉择时,不局限于个人得失,而是从更广阔的社会视角出发,学会与他人共享资源和机会。同时,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不被短期的安逸所迷惑,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追求崇高目标,在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以充满活力与担当的姿态,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砥砺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展现出新一代青年应有的精神风貌。
(原载:“北京青联”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