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教宗弥撒讲道:艺术化痛苦为希望


2025-02-18 09:33:38 来源:信德网

艺术能提供一种“有急切感的平安”,叫人不脱离生活的现实处境。艺术家有义务予以实践,守护那藏在历史曲折中的美,帮助“人们不迷失方向”。教宗方济各在禧年艺术家庆典的弥撒讲道中如此表示。这台弥撒于2月16日主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大殿举行,教宗由于在罗马杰梅利医院住院的缘故,无法亲自主持弥撒圣祭。他在事先准备好的讲道中强调了艺术家“化痛苦为希望”的责任。

圣座文化教育部部长门东萨(José Tolentino de Mendonça)枢机主持这台弥撒,在礼仪开始时表示:“我们首先念及教宗方济各。让我们为他的健康祈祷,感谢他不断为我们指出的愿景及提供的支持。”

门东萨枢机宣读了教宗准备好的弥撒讲稿。这篇讲道从该主日选读的福音出发,对圣史路加记载的真福八端进行了阐释(参阅:路六17、20-26)。

教宗指出,耶稣的话语“颠覆世界的逻辑”,邀请世人“以新的目光看待现实情况”,“即使在脆弱和苦难中”也认出美来。

揭开藏于历史中的真善美

当天约有4000人聚集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参礼,他们拥有如此“创新”的目光。

教宗表示:“你们的使命不只是创造美,更要揭开那藏在历史曲折里的真善美,为没有声音的人发声,将痛苦化为希望。”

朝圣或迷路?

当今世界面对许多危机,不只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也涉及“心灵”和“意义”层面。教宗鼓励众人反省:我们究竟是朝圣者还是迷路者?我们是“有目的地”的旅客,或是“在闲晃中迷路”的人?

“艺术家有责任帮助世人不迷失方向,不失去希望的前景。”

与美相遇

希望不该因肤浅而淡化,或者变成“安逸的栖身之地”。相反地,希望应当“有如火焰一般燃烧并照明”,它“是与奥妙的相遇,是超越我们自身的美,是对我们提出质问的痛苦,是召叫我们的真理”。

分辨声音

教宗强调,众艺术家共同肩负了一项使命,也就是“发现并揭开那深藏不露的伟大”,使之能以眼睛看到、以心灵感受到。

谈到世界上嘈杂的各种声音,教宗指出,艺术和文化界的男女蒙召去传播“我们最真实的人性之声”,忽略那些诱惑人心的妖媚歌声。

艺术是精神的必需品

现时代“竖立起新的高墙”,差异变成分裂的借口,因此艺术可能会显得肤浅表面。我们要反省的是:现在没有“更迫切、更具体、更必要的事情”要面对了吗?

“艺术不是奢侈品,而是精神的必需品。它不逃离现实,却承担责任,邀请采取行动、引人注意、高声疾呼。美的教育意味着希望的教育。希望绝不脱离生活的现实处境:它历经日常的奋斗、生活的辛劳、我们时代的挑战。”

希望不是幻影

教宗最后总结道,艺术家的愿景必须具有先知性,积极推广真福八端的“颠覆逻辑”。“你们切莫停止寻找、提问和冒险。”

“你们要记得:希望不是幻影;美不是乌托邦;你们的恩典绝非偶然、而是召叫。你们要慷慨地、热情地、怀着爱去回应。”

(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本文标题:教宗弥撒讲道:艺术化痛苦为希望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