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教宗传播日文告:我梦想一种带来希望的传播


2025-01-25 09:25:14 来源:信德网

教宗传播日文告:我梦想一种带来希望的传播教宗方济各为第59届世界社会传播日发表文告,邀请传播从业人员采用一种「不带敌意」的传播方式,「不要贩卖假象或恐惧」,却懂得寻求并发扬那些「浸润在善中的故事」,让世界不再对弱小者的呼声充耳不闻。

唇枪舌战经常会引发真枪实弹的流血冲突,在此情况下我们应该做温和的传播者。女人和男人类似于淘金者,寻求「善的火花」,以及那些使人心胸开阔、激发友爱的故事、那些消除冷漠、猜忌和仇恨的故事。简而言之,希望的讲述者应当在各地开枝散叶。这是教宗方济各在禧年期间对传媒工作者的「梦想」。

刻意制造事端的传播

教宗方济各在他为第59届世界社会传播日撰写的文告中如此表示。这份文告于元月24日发表,开门见山检视了当前做新闻的各种方法,它们往往无法激发希望。

教宗写道,有一种传播煽动「恐惧、绝望、偏见、怨怼、狂热,甚至是仇恨」,经常「简化事实」,只用一个口号来刺激情绪反应或是「把话语当成一个刀刃来使用」,甚至到了散布「不实或捏造消息」的地步,「以发出那些鼓动人心、挑唆是非、制造伤害的讯息」。

教宗也观察到,从脱口秀到「社交媒体上的笔战」,一种争强好胜的表达方式可能会时时刻刻都让「争锋相对和彼此对立的模式」占上风,从而导致「公共舆论受到操控」。

在困境中的旅途伙伴

在各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当中,教宗谈起「有计划地分散注意力」的问题。这是因为数字世界的系统「依照市场的逻辑」来勾勒我们的样貌,「修改我们对现实的洞察力」。教宗指出一种务必摆脱的逻辑,即:传播需要分辨出一个「敌人」,然后加以攻击。

相反地,教宗梦想中的传播「能够使我们成为众多弟兄姊妹旅途中的伙伴」,并且「在一个如此艰难的时代里能在他们心中重新点燃希望」。但愿传播能向心灵说话,所激起的「不是封闭和愤怒的激动反应,而是开放与友谊的态度」;愿传播「能倚靠美和希望,在看似绝望至极的处境中也不例外」。

要温和地说话,不可自得其满

教宗对传播的愿景受到《伯多禄前书》的启发(参阅:三15-16)。伯多禄宗徒在这封书信中叮嘱众位基督徒,说:「若有人询问你们心中所怀希望的理由,你们要时常准备答复。」

教宗由此提出基督徒传播特有的三个讯息:「即使在似乎失去一切时,也看见一丝隐藏的善」,懂得反映出天主圣爱的美妙和新颖之处,懂得「温和」地传播。

教宗写道:「我梦想中的传播不贩卖假象或恐惧,却能给予希望的理由。」为了达成这点,「我们必须改掉那些爱当主角和自以为是的『毛病』,避免在说话时自得其满的危险」。

希望的故事

教宗进一步将传播放在富含「社会寓意」的禧年背景下讨论,建议要发现并讲述一些「浸润在希望中的故事」、「充满善的故事」,在「时事的曲折当中」寻获这些故事。

教宗最后总结道:「找到这些希望的种子并使之成长,是美好的事。这有助于世界不再对弱小者的呼声充耳不闻、不再冷眼旁观、不再那么封闭。」


来源: www.vaticannews.cn


本文标题:教宗传播日文告:我梦想一种带来希望的传播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