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教廷信理部 信函 《慈善的撒玛黎雅人》

—— 对生命处于危重和末期病患时的照顾

2021-05-18 13:30:38 来源:信德网

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竭尽所能帮助那个受伤的人(参阅:路十30~37)。这表示耶稣基督与需要救恩的人相遇,并且祂用「安慰之油及希望之酒」照顾这人的创伤和痛苦。 祂是众灵魂和身体的医师,在世上为神圣救恩的临在「做忠信见证的」(默三14)那位。现今该如何具体化这个信息?如何把它诠释为一份乐意之心,准备就绪为那个在世上生命处于末期的受苦者作陪伴,并以一种方式为他提供协助,应该尊重和促进病患者在本质上的人性尊严,以及他们成圣的使命,如此才是他们存在的最高价值呢?

生物医学科技上显著的先进发展,使诊断医学在临床上护理和诊治病人的能力急速递增。教会对科学研究及科技抱有希望,认为它们大有机会为生命的良善与及每一个人类存有的尊严作出服务。 然而,医学科技的进步尽管是珍贵的,但其本身并不能为人类生命的正确意义及价值下定义。事实上,每一项医护上的技术发展都需要在道德的判别上成长, 以避免使用科技时有所失衡和非人化地使用它们,特别是在生命病危和末期病患时。

此外,有组织的管理模式及其精密程度,以及当代在医疗分配上之复杂性,能够把医师与病人之间的互信关系,削弱为纯粹技术性的和非人化的关系。特别在那些已颁布立法的政府,她们使协助自杀和自愿安乐死等方式合法化,容许在最易受伤害的病人和体弱者身上进行,就会出现这种危险。如此的立法,越过了维护病人作自主决定的道德和法律界限。而令人担忧的是,在患病期间的生命价值、痛苦的意义及临终弥留时的重要性都变得黯然失色。痛苦和死亡──是每个人会经历的,身为「人类存在」的事实──再不构成人性尊严的最终尺度。

关于在医学上、照顾病人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对弱势社群之社会责任等方面,有些挑战正影响我们对之作出深入思考。面对这些挑战,本信函旨在启发牧者及信徒,就他们在医疗护理上的问题及不确定的事项而论,并且关于在病危和末期病患时的生命,他们在灵性和牧灵上的义务。为了具体实现耶稣的愿望,所有人都被召叫在病人身旁作见证,并成为一个「医治的团体」,从最弱小和最易受伤害的人开始,愿全员成为一体。 关于对这群人的照顾,广泛都承认有需要在道德和实践方面作出澄清。对于这个敏感的范畴,包含了一个人生命之中最脆弱和决定性的时期,教会「必须在教导和实践方面保持一致。」

由于某些国家把协助自杀和自愿安乐死合法化,世界各地许多不同的主教团都发表了牧函及声明,以应付合法化对医护专业人员和病人所带来的挑战,特别为天主教机构里的一群。关于为那些打算结束自己生命的人举行圣事,于具体情况下作灵性辅导所产生的疑问,现在需要在教会方面介入,作出更清晰和更准确的回答,为了:

— 重申福音的讯息及在教会教导中表达福音的基本教义,因此对所有接触到病危和末期病患者的人﹙家属或法定监护人、医院院牧、非常务送圣体员和牧灵工作者、医院志工和医护人员﹚以及病人本身,都能唤起他们的使命。

— 提供精确而具体的牧灵指引,可以设身处地应付这些在各地的复杂情况,并且在处理它们时,培育病人,使他们能够亲身与天主的慈爱相遇。

……

内容详见附件


(内容来源:台湾地区主教团)


教廷信理部 信函 《慈善的撒玛黎雅人》.pdf


本文标题:教廷信理部 信函 《慈善的撒玛黎雅人》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