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林:孔汉思教授的中国因缘
2021-04-08 09:36:02 作者:杨慧林 来源:信德网
我始终不用微信,手机亦无铃声,与外界沟通主要是靠邮件。但是今天突然收到多位朋友、同事或者学生的手机短信,内容都一样:孔汉思教授去世,享年93岁。
有封短信附上了我和孔汉思教授的一张照片,那应该是拍摄于2000年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的一次会议。之所以不会记错,首先是因为会务组把横幅上的“孔汉思”写成了“孔汉斯”。其实Hans Küng译作“孔汉斯”本来亦无不可,但是孔汉思教授显然非常看重“思”字及其与“汉”字的奇特组合,曾经很认真地问过我汉语中的“思”是不是比“斯”更加philosophical。我知道有位中国朋友为他刻过一方名章,居然是用“孔子”二字,因此就开玩笑说:那个“孔子”名章才真的是philosophical,但是可能不太好用。
本文作者与孔汉思教授
“汉思”的意蕴未必没有道理。孔汉思教授并非汉学家,但是从来认为没有中国参与的世界简直不能算是世界。1998年他第一次到中国人民大学,就是与我们共同举办“世界伦理与中国传统伦理”的会议。其间还为他和我的老师方立天先生组织了一次“世界伦理与佛教哲学的对话”,对话稿后来收入人大的《名家演讲录》。这场对话吸引了诸多参与者,曾任新加坡总统顾问的华人学者钟志邦甚至主动要求担任现场翻译,其超高的语言能力和极佳的口才也为两位大师级学者的对话增色不少,一时传为美谈。
2000年9月孔汉思教授就即将发生的“封圣”事件接受《中国宗教》的专访,这次情况特殊,只能由我本人充当翻译,李平晔、韩松二位负责提问。我的翻译能力与钟志邦相距天壤,但是孔汉思教授毕竟不懂汉语,因此对访谈的结果特别满意。此后,他又同我们合办了第二次“世界伦理与中国传统伦理”的会议,两次会议分别形成的“北京纪要”中英文版,都被编入了相关文献。2009年孔汉思教授再次来到北京,参加人大与国家汉办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我记得曾有国外学者质疑为什么会请他担任开幕式主讲嘉宾;外交辞令的回答当然很简单:“汉思”不是汉学吗?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并非如此,而是我们主张的“大汉学”和“新汉学”可能还需要逐渐得到认同。不过,尽管不懂汉语的孔汉思教授无法判断我的翻译水平,他喜欢的“汉思”二字倒是个不错的理由,正好可以对“大汉学”和“新汉学”有所说明、以正视听。
2009年的世界汉学大会之后正值北京的第一场雪,主办方安排所有代表去故宫参观并就餐,前后大约有六七个小时。孔汉思教授和剑桥大学的鲁惟一教授是年纪最长的学者,却毫无倦色,在雪后暮霭中的故宫久久沉醉。离开故宫时孔汉思教授激动得与我拥抱,问我下一届世界汉学大会安排在哪一年。然而这应该就是他最后一次来中国,两年后我们邀请他参加第三届世界汉学大会时他专门写来邮件,说明医生已经不准他乘坐国际航班了。
大师老矣——这恰好是前几天看到法国哲学家德勒兹评说马拉美名诗《骰子一掷》的一句话:“大师老矣,他不知道如何将骰子掷向大海和天空;大师老矣,就像一座要让人跨越的桥。”这可能是实话,听上去却令人心悸。然而说话的德勒兹也已老矣,他的感受定与年轻人不同,大概就像不懂汉语的孔汉思教授听我为他翻译一样。
作者简介:杨慧林,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