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孤有所依,溫存有加(复活期第六主日)
2020-05-17 08:28:02 作者:高超鹏神父 来源:信德网
随着复活期慢慢接近尾声,耶稣也准备祂的“身后事”,祂要考虑没有祂形体上同在的日子门徒要怎么活。门徒们知道耶稣要离他们而去时,都感到非常难过。有主同在时,门徒们在疑难中有主的安慰,在困苦里有主的帮助,在危险时有主的支援。但现在耶稣要离世归天了,他们不再有这种有形的帮助和支援,他们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就像被撇下的孤儿一样手足无措。
孤独是很折磨人的痛苦,可是,人感到孤独,并非纯粹因为形单影只,而往往是因为感到没有人关心自己,在意自己。耶稣当然明白门徒们的焦虑,祂特别为门徒们祈求天父说:“当我和他们同在时,我因你的名,保全了你所赐给我的人,护卫了他们…… 但如今我到你那里去……世界却憎恨他们,因为他们不属于世界,就如我不属于世界一样。我不求你将他们从世界上撤去,只求你保护他们脱免邪恶”(若17:12-15)。同时,祂也向门徒许诺不会撇下他们为孤儿,祂会求天父派遣另一位护慰者,而且他自己也要再次回到门徒这里来。因此,今天的福音的一开始,耶稣就说:“如果你们爱我,就要遵守我的命令;我要请求父,祂就会赐给你们另一位护慰者,使祂永远与你们同在。”
耶稣没有撇下我们成为孤儿,反而给我们提供了更大的依靠。祂自己是我们的护慰者,还要给我们派遣了另一位护慰者,让我们温存有加——恩宠上加恩宠。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先是耶稣升天,然后才圣神降临。耶稣和圣神好像在进行一场接力赛,耶稣完成使命后,就升了天坐在圣父的右边,把照顾教会的责任交给了祂的后继者——圣神。这样的理解不对,耶稣并没有离开我们,只是以另一种不可见的方式跟我们继续在一起,同时祂也派遣圣神跟祂一起照顾我们。所以,那不是一场“接力赛”,而是一场“加持爱”,就是藉着耶稣的离开,天主“加持”了对我们爱的照顾。
今天福音的内容仍属于耶稣最后晚餐时的“临别赠言”,可以被视为是耶稣的“遗嘱”。祂许诺在祂复活、回归父家之后将祈求父,给门徒们派遣另一位护慰者。与耶稣不同的是,耶稣在世上生活及工作的时间是有限的(若12:8,13:33),而这位护慰者——圣神则将永远与门徒及教会团体同在。
今天的福音很清楚地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天父赐给门徒们另一位护慰者,真理之神;第二部分是关于耶稣自己。耶稣说:“我要回到你们这里来。不久以后,世界就再看不见我,你们却要看见我。”这句话虽然是指耶稣的死亡和复活,但也可以广义地指耶稣的升天和再来。
虽然耶稣多次预言祂的受难和死亡,但当死亡真的来临的时,门徒们还是六神无主。三年之久跟耶稣在一起,门徒们聆听祂、依靠祂、呼求祂、跟随祂。跟主在一起,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吃穿无忧;虽然也有艰难险阻,但都安然度过;虽然也有阴谋陷害,但靠主都化险为夷。不但如此,而且还能有幸目睹耶稣显奇迹、行大能。有主的陪伴是多么惬意的时光。但好景不长,耶稣却要以非常惨烈的死而离开他们,他们忧闷恐惧。好在这种痛苦只有一天多时间,耶稣死后第三天复活了并显现给门徒们,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安慰,他们重新找到了依靠和安慰。但好景确实不长,耶稣有形的身体不能永远和门徒在一起,最终还是要离开门徒的视野,回到父那里。随着复活期的即将结束,耶稣升天的到来,门徒们必须面对“后耶稣时代”(姑且容许我用“后耶稣时代”来指耶稣离开之后的教会时代,当时的门徒们确实是这么以为的,其实耶稣根本就没有离开过教会)。他们刚刚兴奋起来的心情又陷入了新的忧虑:耶稣离开了,他们怎么办?有问题和困难时,找谁?如何才感受到一个看不见、摸不到的基督的临在?如何宣讲这样的基督?
耶稣早就想到这个问题,而且意识到这对门徒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耶稣特别许诺不会撇下他们为“孤儿”。“孤儿”是无依无靠的、没人关心的生命。因为没有依靠,很容易被霸凌欺侮,孤身面对充满敌意的世界。这是“后耶稣时代”教会的真实写照。教会从开始直到现在都有内忧外患,“多灾多难”几乎成为教会“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之外的另一个标记。耶稣明白这是何等的困苦,也不想就这样撇下他们,因此,祂说祂会求父,赐给他们另一位护慰者。
“护慰者”一词来自希腊语paraklētos,它有两个层面的意义:辩护和安慰。一方面,指在法庭上为被起诉者辩护,另一方面,指在一般生活上给予困难和需要者以安慰和帮助。耶稣借用这个词来描述圣神的功能,有了这样的护慰者呵护,门徒们就不再是没人照顾的孤儿了。
其实,是否成为孤儿,关键并不只在于父母临在于否,更重要的是有没有人爱护和关心。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爱,即使有父母的孩子在某程度上也是“孤儿”。一个没有父母的“孤儿”,如果可以得到爱和关心,就是一个“幸运儿”。所以,最关键的还在于爱。只要有爱,就算看不见、摸不到对方,对方其实也在心中、也在身旁。耶稣形体上要离开门徒了,可是祂的爱和关心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增加了。耶稣许诺要跟祂的门徒天天在一起,不过这种临在是信德的临在,没有信德的“世界就再看不见我”,而有信德的门徒“却要看见我”。不但耶稣自己以这种信德的方式跟门徒们在一起,是他们的护慰者,而且祂还给他们派遣另一位护慰者——圣神。但天主的恩宠从不强迫人,耶稣也不勉强人接受天主的护慰,只有那些爱祂的人才可得到祂所许诺的护慰。这也许就是今天福音中,耶稣既以爱来开始,也以爱来结束:“如果你们爱我,就要遵守我的命令……接受我的命令而遵守的,便是爱我的人;谁爱我,我父也必爱他,我也要爱他,并将我自己显示给他。”耶稣的逻辑很清楚:爱祂的就可以得到天主的护慰。有了护慰,就不再是孤儿了。
要获得这份永恒的护慰,条件就是要爱耶稣。可是该怎样爱耶稣呢?祂的形体已经离开了,我们看不到祂的身影,听不到祂的声音,也不能触摸到祂。耶稣自己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如果你们爱我,就要遵守我的命令。”爱祂就是遵守祂的命令。但是祂的命令是什么?是不断地祈祷、修德立功吗?这些虽然对,但还不够。耶稣的确切命令,就是在最后晚餐时祂对门徒们说的:“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 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你们也该照样彼此相爱。如果你们之间彼此相亲相爱,世人因此就可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若13:34-35)。像祂爱了我们一样去彼此相爱就是祂的命令。藉着遵守祂的命令我们爱祂,通过爱祂,我们获得天主的护慰。
希望到这里我们已经明白了耶稣的良苦用心:透过爱,祂成为我们的护慰者,藉着遵行祂彼此相爱的命令,我们获得祂的护慰。很清楚,耶稣先是我们的护慰者,然后藉着彼此相爱,祂愿意我们互为护慰者。当我们对他人的需要和呼求作出回应时,我们便成为他的“护慰者”。因此,藉着爱护子女,一位母亲就是孩子的“护慰者”。耶稣往往藏身在弱小需要者身上,当我们爱他们的时候就是“爱祂”(玛25:40)。当我们体谅他人的需要,关心他们,分享他们的喜乐与忧虑、祝福与痛苦时,当那些遭遗弃、被拒绝的社会边缘人士,因着我们的爱心而重获生命的尊严和权利时,我们就是他们的“护慰者”,藉着如此的“爱耶稣”,我们也获得天主的护慰。这恰恰就是福音中耶稣说的:世界看不见,也不认识的,只有有信德的门徒才能明白。
耶稣不愿意我们只是被动的受惠者,祂愿意我们跟祂一起成为施惠者——他人的护慰者。这正是:白白得来的,也要白白分施(玛10:8)。换句话说,天主不愿意济贫式的救赎,而更愿意与人同行,并肩前进,沿途指引,提纲挈领,开发思维,自力更生的协作式救赎,这正是厄玛乌二徒的救赎之旅。天主愿意与人合作不仅是出于祂对人的宽宏和信任,更希望人发乎自愿的彻底皈依,成为属神的人,否则救赎工程就只是天主的一厢情愿而已。
耶稣的爱是如此的精致和宏大:祂的爱十分精致,以至无微不至,藉着我们周边(各行各业)的人,天主可以为我们提供所有的、全方位的“护慰”;祂的爱十分宏大,藉着彼此相爱,我们非常荣幸地参与祂和圣神的伟大护慰工程。祂愿意我们都能够成为他人的“小耶稣”或“小圣神”,如此帮助我们活出“天主的肖像”,不但使我们“圣化”(这通常被视为圣神的工作),而且也使我们“神化”,成为“基督第二”(这通常是用来描述神父的——公务司祭职,但每个基督徒自领洗就分享了基督的使命——普通司祭职)。
耶稣虽然形体上要离开我们,但我们孤有所依,且温存有加。因为,祂不但是我们的护慰者,而且又派遣圣神也做我们的护慰者,更要求我们彼此互为“护慰者”,如此,我们跟所有的人一起成为天主的“宠儿”。
耶稣和圣神一定是我们的护慰者,但我们很多时候却没有好好成为他人的护慰者。往往由于我们的懒惰、不作为、坏榜样、犯罪,我们非但不能护慰他人,反而伤害了自己和他人。让我们祈求天主,藉着遵守耶稣的命令和配合圣神,使自己被净化、圣化和神化,好成为他人的护慰者,跟耶稣和圣神一起推动天国早日圆满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