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奉献
2002-10-17 09:34:15 来源:信德报(第168期)
她得了不治之症,自知天主很快要收她的灵魂了。在弥留之际,她仍心系教会的繁荣和发展,惦记着正在施工建设中的青山区天主堂,她把自己全部的积蓄做了最后的奉献。她——就是包头教区东河区天主堂教务委员会委员,年过七旬的老教友范凤新。
那是去年九月的事,范凤新的病情日益加重,已经由肺癌扩散为骨癌。包头第二医院的医生束手无策,儿女们商量着准备转到其他专科医院治疗。她说:“别给我治了,得了这个病,花多少钱也没有用,还不如省下些钱帮助圣教会。”在老人的一再坚持下,儿女们只好把她接回家中休养。神长、修女和教友们知道她的病情恶化,天天都有人去看望她,安慰她,劝勉她把自己的病苦献给十字架上的耶稣。本堂神父也主动去给她听告解,送圣体,施行终傅圣事。她更加热心祈祷,反复诵念玫瑰经,求天主赏给她力量,以得善终。有一天,她打发她的女儿把我叫到她的病床前,用颤抖的手吃力地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一个纸包,放到我手中,断断续续地说:“崇喜,我不能和你们一起再为堂里服务了,我知道仁慈圣母玛利亚很快要来接我了。纸包里有一千块钱,拜托你把它交给青山区的杨福喜神父吧!他们那里盖堂正需要钱,就算我为教会尽最后一点力吧!”我望着她企盼的目光,拿着留有她体温的一千元钱,内心十分激动,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一千元钱对一掷千金的大款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就是对日益富裕起来的教友们来说,拿出一千元钱奉献给教会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在我看来,范凤新的这一千元钱却有着很重的分量。因为我和范大姐是同乡,两家住的又很近,教堂回归后还长期在一起协助神父办理堂区的教务,所以,我对她的情况比较了解。
范凤新,河北武邑县人,出生在一个热心的公教家庭,自幼受到教会的良好教育。解放后迁到包头,中年丧夫,含辛茹苦地把四个儿女拉扯成人,给他们都成了家,安排了工作。现在,家庭和睦,儿孙满堂。在那是非不分的年代,神父坐监,教堂被封,她自始至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文革后期,当人们还心有余悸的时候,她勇敢地站出来,接待神父, 组织教友秘密参与弥撒。以后为了教堂的回归、教产的落实、教会的恢复做了大量工作。她为了有时间和精力给堂里做事,毅然提前办了退休手续。教务委员会成立时,她被推选为教务委员会委员。以后本堂神父换了一任又一任,教务委员会改选了一届又一届,但她总是连选连任。她热心侍主,热情待人,正直坦诚,勤勤恳恳,深受神长教友们的赞扬,大家都亲切地叫她“范大姐”。
她还是有名的“热心肠”。谁家有病人她去看望,病重了她去给助临终;有小俩口闹意见,她主动去调解;谁家的儿女大了,找对象愿意找教友,她主动帮忙给介绍。
她分管堂口的总务,事情虽繁杂,但她都认真去办。每逢大瞻礼,外地来包头赶弥撒的教友,少则数百人,多则上千人,堂里免费提供膳食和住宿。这项工作从开堂以来都是由范大姐负责。后来她得了病,改由别人负责了,但她照样瞻礼前几天就早早来到堂里。她说:“我不能亲自和你们一起干活了,就坐在一边给你们出出主意吧!”
她的信仰是充实的,但经济上却不富裕,由于退休早,仅拿一百多元退休费。她的儿女们这几年也大都相继下岗,靠做些临时工维持生计。前几年就检查出她得了肺癌。但她舍不得吃药打针,更舍不得住院,怕给儿女们增加负担。据医生说骨癌晚期是很疼痛的,有时我们看她疼得满头大汗,她就让孩子们念《耶稣苦难》这本书。她说:“一想到我是陪吾主耶稣一起受苦,疼痛就减轻多了。”
她的生活十分简朴,穿的衣服,骑的自行车都是儿女们替换下来的。有时给堂里干活,中午只买两个馒头、一块咸菜。尽管经济困难,但有盖堂求援的,遇难求哀矜的,她总是积极主动地奉献。像青山区建堂,据我所知,她曾数次支援过。就是这样一个可亲可敬的老人,在她临终的时候,没有把自己节省下来的钱留给儿女们,却无私地全部奉献给了教会。这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呢?这不正是吾主耶稣亲自表扬的“穷寡妇”精神吗?
第二天,我把范大姐献的钱给杨神父送去,杨神父也深受感动,马上来东河区看望她,再次给她行了终傅圣事,并放了临终大赦。几天后,范大姐口中呼唤着耶稣、玛利亚、若瑟的圣名平安去世。她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有三位神父,500多位教友给她送葬,包头教区教区长范路易神父亲自主持她的追思弥撒,并且号召教友们学习她“对天主的无限忠诚,对教会工作的无私奉献,对主内兄弟姐妹充满爱心的芳表。”她的儿女们说:“妈妈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钱财,但却教给我们怎样敬主,如何做人。”她去世后,儿孙们原来不进堂的进堂了,原来进堂少的进堂多了,就连她的几个读小学的孙女、外孙女主日也都进堂,争着读经和念信友祷词。儿女和教友们还为她求了一百台炼狱弥撒。
现在,我们可以告慰范大姐的是,她生前关心的青山区教堂,在天主圣神的指引下,在无数个像她那样热心的教友们的支持下,终于顺利建成了。并且于今年5月6日隆重举行了庆祝大典。有两位主教,62位神父,130多位修士修女和4000多名教友参加。参加的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场面之热烈,都创下了包头教区之最。范大姐在天堂上看到这座宏伟的圣殿矗立在草原钢城,一定和我们一样高兴!
范大姐,您安息吧!(王崇喜/内蒙古)
那是去年九月的事,范凤新的病情日益加重,已经由肺癌扩散为骨癌。包头第二医院的医生束手无策,儿女们商量着准备转到其他专科医院治疗。她说:“别给我治了,得了这个病,花多少钱也没有用,还不如省下些钱帮助圣教会。”在老人的一再坚持下,儿女们只好把她接回家中休养。神长、修女和教友们知道她的病情恶化,天天都有人去看望她,安慰她,劝勉她把自己的病苦献给十字架上的耶稣。本堂神父也主动去给她听告解,送圣体,施行终傅圣事。她更加热心祈祷,反复诵念玫瑰经,求天主赏给她力量,以得善终。有一天,她打发她的女儿把我叫到她的病床前,用颤抖的手吃力地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一个纸包,放到我手中,断断续续地说:“崇喜,我不能和你们一起再为堂里服务了,我知道仁慈圣母玛利亚很快要来接我了。纸包里有一千块钱,拜托你把它交给青山区的杨福喜神父吧!他们那里盖堂正需要钱,就算我为教会尽最后一点力吧!”我望着她企盼的目光,拿着留有她体温的一千元钱,内心十分激动,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一千元钱对一掷千金的大款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就是对日益富裕起来的教友们来说,拿出一千元钱奉献给教会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在我看来,范凤新的这一千元钱却有着很重的分量。因为我和范大姐是同乡,两家住的又很近,教堂回归后还长期在一起协助神父办理堂区的教务,所以,我对她的情况比较了解。
范凤新,河北武邑县人,出生在一个热心的公教家庭,自幼受到教会的良好教育。解放后迁到包头,中年丧夫,含辛茹苦地把四个儿女拉扯成人,给他们都成了家,安排了工作。现在,家庭和睦,儿孙满堂。在那是非不分的年代,神父坐监,教堂被封,她自始至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文革后期,当人们还心有余悸的时候,她勇敢地站出来,接待神父, 组织教友秘密参与弥撒。以后为了教堂的回归、教产的落实、教会的恢复做了大量工作。她为了有时间和精力给堂里做事,毅然提前办了退休手续。教务委员会成立时,她被推选为教务委员会委员。以后本堂神父换了一任又一任,教务委员会改选了一届又一届,但她总是连选连任。她热心侍主,热情待人,正直坦诚,勤勤恳恳,深受神长教友们的赞扬,大家都亲切地叫她“范大姐”。
她还是有名的“热心肠”。谁家有病人她去看望,病重了她去给助临终;有小俩口闹意见,她主动去调解;谁家的儿女大了,找对象愿意找教友,她主动帮忙给介绍。
她分管堂口的总务,事情虽繁杂,但她都认真去办。每逢大瞻礼,外地来包头赶弥撒的教友,少则数百人,多则上千人,堂里免费提供膳食和住宿。这项工作从开堂以来都是由范大姐负责。后来她得了病,改由别人负责了,但她照样瞻礼前几天就早早来到堂里。她说:“我不能亲自和你们一起干活了,就坐在一边给你们出出主意吧!”
她的信仰是充实的,但经济上却不富裕,由于退休早,仅拿一百多元退休费。她的儿女们这几年也大都相继下岗,靠做些临时工维持生计。前几年就检查出她得了肺癌。但她舍不得吃药打针,更舍不得住院,怕给儿女们增加负担。据医生说骨癌晚期是很疼痛的,有时我们看她疼得满头大汗,她就让孩子们念《耶稣苦难》这本书。她说:“一想到我是陪吾主耶稣一起受苦,疼痛就减轻多了。”
她的生活十分简朴,穿的衣服,骑的自行车都是儿女们替换下来的。有时给堂里干活,中午只买两个馒头、一块咸菜。尽管经济困难,但有盖堂求援的,遇难求哀矜的,她总是积极主动地奉献。像青山区建堂,据我所知,她曾数次支援过。就是这样一个可亲可敬的老人,在她临终的时候,没有把自己节省下来的钱留给儿女们,却无私地全部奉献给了教会。这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呢?这不正是吾主耶稣亲自表扬的“穷寡妇”精神吗?
第二天,我把范大姐献的钱给杨神父送去,杨神父也深受感动,马上来东河区看望她,再次给她行了终傅圣事,并放了临终大赦。几天后,范大姐口中呼唤着耶稣、玛利亚、若瑟的圣名平安去世。她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有三位神父,500多位教友给她送葬,包头教区教区长范路易神父亲自主持她的追思弥撒,并且号召教友们学习她“对天主的无限忠诚,对教会工作的无私奉献,对主内兄弟姐妹充满爱心的芳表。”她的儿女们说:“妈妈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钱财,但却教给我们怎样敬主,如何做人。”她去世后,儿孙们原来不进堂的进堂了,原来进堂少的进堂多了,就连她的几个读小学的孙女、外孙女主日也都进堂,争着读经和念信友祷词。儿女和教友们还为她求了一百台炼狱弥撒。
现在,我们可以告慰范大姐的是,她生前关心的青山区教堂,在天主圣神的指引下,在无数个像她那样热心的教友们的支持下,终于顺利建成了。并且于今年5月6日隆重举行了庆祝大典。有两位主教,62位神父,130多位修士修女和4000多名教友参加。参加的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场面之热烈,都创下了包头教区之最。范大姐在天堂上看到这座宏伟的圣殿矗立在草原钢城,一定和我们一样高兴!
范大姐,您安息吧!(王崇喜/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