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右旗百年教堂的守护者
2017-08-02 15:26:26 作者:敕勒创意李记者 来源:《信德报》2017年7月16日,26期(总第730期)
著名的二十四顷地天主堂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流传在我国南北朝时期脍炙人口的民歌,歌咏了我国北方壮丽富饶、广阔无垠的大草原的旖旎风光,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彪悍豪迈的情怀。民歌描绘的地方是黄河以北、阴山以南、呼和浩特以西、包头以东,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的敕勒川(今称土默川平原,行政区划为土默特右旗和土默特左旗)。
随着时代的变迁,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交替,18世纪前后,广袤无垠的敕勒川大草原吸引了成群结队从山西、陕西、河北等地“走西口”的贫困农民来此谋生。时值当时政府允许放地招垦。1865年后进入我国北方传教的圣母圣心会神父们抓住这一时机,或由垦务局认领垦地,或向蒙民购买大量土地分拨给贫困农民耕种,有的还给耕牛、种子;使一些草原或荒地变成肥沃的良田。这些得益于教会的贫困农民感恩戴德,大都领洗入教。这就形成了以二十四顷地为中心的十几个教友村。当时的教务红红火火、迅猛发展;教友人数猛增。西南蒙古教区遂将主教府由巴盟的三盛公迁到了二十四顷地村。
时过境迁,2009年,陈建华神父接任本堂后,再次维修了圣殿和其他房屋,重新规划了堂院布局,种上了大量鲜花草坪、树木,教堂被鲜花树丛簇拥,特别引人注目;安装大量健身器材,供村民休闲锻炼;同年树立起高6米的超大“蒙古圣母”态像和音乐喷泉;在闲置的原主教座堂建成天主教历史展览室,又广泛搜集文物,同时制作了原始教堂及城墙的沙盘,把最初的教会规模呈现在眼前,供教友研读教会历史、体验教会艰辛和供游人参观、了解教会。(陈神父着手建立的教史展览在内蒙古尚属首家)。陈建华神父除担任二十四顷地本堂外,还兼任周边和义成、苗六泉子、大喇嘛窑子等黄河北岸几个教友村送弥撒任务,积极传教牧灵,被称为“黄河岸边牧羊人”。
二十四顷地教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大教堂的光彩夺目,吸引大批国内外神长教友来此朝圣,还有许多教外朋友到此参观游览。1991 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把天主堂命名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土默特右旗政府也把二十四顷地开发为旅游景点。
土默川平原上高高竖立的天主圣殿不但让游人流连忘返,也不断有主流媒体记者来此探访它的秘密和宗教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影响力。
下面采访图片和对话,就是当地记者李先生采访陈建华神父纪实。由本报通讯员王崇喜推荐。
百年的风雨沉淀,让这座百年教堂随处都能感受到那过往历史留下的痕迹。当ET君还沉浸其中时,遇到了一位中年大娘,友善地询问我们的来意。当提及这座教堂的神父时,大娘告诉我,神父去村里看望病人了,安顿我在小教堂坐下等待。
不多时,神父看望病人归来,并在交谈中了解到神父姓陈,大家都叫他陈神父。简单的介绍后我跟随陈神父来到了他生活办公的房间。
记者:神父您好,先给我们讲讲这座教堂的故事吧!
陈神父:2008年,我来到这里,一眨眼在这座教堂、这片土地已经工作了7年,对这座教堂的历史还是知道一些的。这个地方是1880年天主教会租赁二十四顷的土地,以用来传播教义。当时没有砖瓦,就只能挖了一个地洞居住,从而慢慢召集近到周边,远到山西、陕西的穷苦人来共同开垦土地,将开垦出来的土地以教会收取每年收成的三成方式,租赁给这些穷苦人。
二十四顷教堂外景
记者:这就是二十四顷地名字的由来吧?那后来这些人怎么样了?
陈神父:他们定居下来以后,由于当时没有计划生育,而且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导致出现了大量的畸形婴和弃婴。教会开设慈善机构,收养、培养这些婴儿,从1905年-1950年间共收养1800余名孤儿,对其中资质聪颖的送往外地求学深造,对资质一般的,一部分留在教堂,有的做了修女,有的送往巴盟和当地青年成婚。
记者:那岂不是巴盟与当地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亲戚吗?
陈神父:现在那些孤儿的后代还仍然相互联系。
记者:这座教堂是什么时候建起来的呢?
陈神父:这座教堂建于1905年,由兰广济(荷兰)神父设计建造的,距今已有111年的历史。兰神父精通建筑学,这座教堂表面是哥特式风格,里面是后罗马式风格,同时还糅合中国南方园林风格、比利时风格,可以说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后来政府投资500多万,拆除附近商铺、维修教堂,这件事当时让我十分感动。
二十四顷教堂内景
记者:这些历代神父们都有些什么样的故事呢?
陈神父:比利时、荷兰传教士带来了标本、种子、仪器和知识。内蒙古最早的西红柿,就是在这里种植起来的。也提高了当地百姓的文化素养,解放了他们的思想,现在村里的好多老人懂得拉丁语、法语和日本侵华时被迫学习的日语等语言。也提高了当时的医疗水平,1921年从将军尧镇爆发的鼠疫,也在传到二十四顷地后得到了控制,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记者:我们有几个问题想问您,作为一位神父,您的日常工作是什么?
陈神父:因为这座教堂只有我一个人。早上,先举行宗教礼仪,阅读一段圣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讲道。有时会在告解亭,通过心理学对前来忏悔的人进行辅导,把错误的事、不良的企图给予精神上、心灵上辅导,及时劝他们改正自己犯下的过错。作为一位神父,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泄露他人的隐私,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有时候我跟信徒们说,我就像你们的垃圾桶一样,你们把所有的“东西”都扔给我,所以做这件事也很疲惫,但事后我对人们给予我的这些信任而感到欣慰、开心和满足。还有就是接待来自国内其他地方慕名而来的人,特别是来自比利时、荷兰、刚果、印度、印尼、菲律宾等地的传教士的亲人们。最近两三个月接待了来自山西、河北、四川、深圳等地的朝圣者就有3000人左右。
记者:那您也很辛苦啊!光是教堂里的事情就够忙的了。
陈神父:我也会定期去看望村里的病人,举行宗教仪式,给予那些被病痛折磨的人精神上的支持,鼓励他们坦然面对死亡,勇敢面对生活。你们也知道一句老话叫:久病床前无孝子,我也只能尽我所能地去鼓励他们。
记者:在您任职期间,您做的最有意义的、让您最有感触的、印象最深地事情是什么?
陈神父:影响最深刻的就是青海玉树地震那年,我刚到这里当神父,还在熟悉工作,就组织并举行街头义演,进行募捐。一上午筹得善款7000多元,在农村的这种经济条件下,我觉得百姓们已经做得很好了。还有就是逢年过节会组织人一起把食物、钱捐献给当地的敬老院;每年的复活节在纪念“最后的晚餐”时跪下为信徒们洗脚、行亲吻礼,并鼓励他们为配偶、父母洗脚,代表可以放下架子,让他们生活得更和睦;请来世界著名足疗大师吴若石对我们进行培训,通过按摩使更多的人病情改善、身体更加健康。这些我都觉得很有意义。
陈建华神父和爱心小组合影
记者:您对“神父”这两个字怎么理解?
陈神父:“神父”,我觉得就是“服务”,放下身份给予别人无形的回馈。生活虽然清贫,收获却无穷,当给予别人时,比接受别人更幸福。今天是我成为神父14周年的纪念日,也是我将要离开这块我服务7年的土地的日子。(编者:陈神父现已调任包头东河堂)
交谈之后,陈神父带我们走过这座教堂的每一个地方、每一块土地,大家都能感受到陈神父对这块土地的熟悉、眷恋、不舍,并时不时地告诉我们,这里旅游价值很大,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也有很好的带动作用,建议多开发餐饮、住宿等等,神父也告诉我们还有好多事没来得及为当地百姓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