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与主一起复活


2013-04-08 14:36:04 作者:济南 天兵 来源:信德网

    耶稣的降生,受难,复活堪称祂拯救人类的三部曲。关于耶稣的蒙难死亡,在我们每天信仰生活中,祈祷时经常地诵念:……我信其(耶稣死后)降地狱,第三日复活!……!圣经记载,耶稣在传教时,于受难之前,不是一次,而是三次亲口预言到自己的受苦受难,之后,一定会死而复活!并且,祂给当时的人,以及所有后世的人民说过:“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信从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着;凡活着而信从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若十一,25,26)。而且大家熟读圣经的时候,会发现耶稣复活的奥迹在新约,以及宗徒的书信和宣讲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由此可见复活的信息与我们的信仰生活关系是多么的密切!我们教会美好的信仰,不仅要求:明明白白的信,并且必须:有滋有味的信!耶稣的蒙难实在给予我们生活中战胜考验和痛苦的力量和勇气;而耶稣的光荣复活更赐予我们无限的希望和巨大的信心!让我们看到信仰人生的美丽而又光明的未来!

    我们圣教会更是遵照耶稣的教导,极其重视复活节,努力宣讲耶稣的复活,并且我们基督徒都是因着耶稣的复活而受洗入教成为天主的儿女!复活节前,四十天的四旬期特别准备心神庆祝、迎接复活!每年的复活节是教会的重大重点节日,也是礼仪高峰。连续隆重庆祝不是八天,而是五十天!可见耶稣的复活对于我们基督徒是何等的重要!但是至今,包括有的教友由于不同原因,如:习惯,忙碌,无知等,而不重视复活节,复活的信息。

    当我们细读圣经,也会发现对于耶稣复活有部分人更是否认、怀疑,不信等‘奇怪’现象!结合我们自己的信仰情况,静心反思,为什么会如此呢?“ 司祭长就同长老聚会商议之后,给了兵士许多钱,嘱咐他们说:‘你们就说:我们睡觉的时候,他的门徒夜间来了,把他偷去了。如果这事为总督听见,有我们说好话,保管你们无事’……”(玛二十四,12-14)。这些迫害难为耶稣的人,掩耳盗铃,自圆其说,我们今天读了感觉荒唐之极。既然是派兵把守耶稣的坟墓就是为了预防尸体被盗,预防耶稣复活,预防意外和不测。但是,既然士兵失职,为啥不是罚,而是花钱消灾?既然睡着了,为啥知道是被门徒偷走的尸体?这样的弥天大谎,除了傻子,谁能相信呢?但是如今就有的人相信,而且拒绝耶稣,拒绝救恩,拒绝人类的美好未来和希望!如此,不幸福,痛苦,还能怨谁呢?只有自作自受了!

    司祭长们拒绝复活,因为他们一直与耶稣唱对台戏,似乎可以理解!而和耶稣关系比较近的人,宗徒弟子们一时也难于相信耶稣复活,就给我们后人留下不小的深思!我们看看一直追随耶稣左右的玛利亚马达肋纳,她的表现“那两位天使对她说:‘女人!你哭什么?’她答说:‘有人把我主搬走了,我不知道他们把他放在那里了’。说了这话,就向后转身,见耶稣站在那里,却不知道他就是耶稣”(若二十,13-14)。圣经还说她们大清早就去坟墓了以表达对于耶稣的敬爱,但是真的遇到了复活的耶稣,却形同陌路!为什么?“玛利亚玛达肋纳去报告那些一向同耶稣在一起的人(宗徒),那时,他们正在哀号哭涕。他们听说耶稣活了,并显现于她,他们却不相信”(谷十六,10-11)。是不是心硬如铁?我们再看看更可怜的多默宗徒,大家见了复活耶稣的显现后, 惊喜的与他分享,但是他却说:“‘我除非看见他手上的钉孔,用我的指头,探入钉孔;用我的手,探入他的肋膀,我决不信’”(若,二十,25)。如此,多默以致让我们感觉实在‘顽固不化’! 还有去厄玛乌的两位徒弟,(参阅路二十四,13-35)垂头丧气的离开耶路撒冷,幸亏在路上,经过复活的耶稣循循善诱,最后才惊喜的认出耶稣!因此,急匆匆跑回去向宗徒们报捷!

    耶稣同时代的人,凡是不接纳、不相信的人,都仍然留着郁闷黑暗,甚至痛苦之中;那些相信并接纳这个复活奥迹的人,就如与耶稣一起复活,就是接受了爱,接受了释放和幸福,因此生活与平安喜乐之中!

    如此,复活庆期,除了高唱阿肋路亚,欢呼庆贺,更要用心体会感悟!以心体心的与复活的耶稣相遇。不是停留在一套理论上,也不是跟在别人背后,而要实际实在的接纳耶稣。就如我们李克强新总理所言: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复活胜利的君王基督,需要我们不断激发信德,否则: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必须寻找,追寻耶稣。有首歌:让耶稣复活起来!实在应该让耶稣在我们的生活,生命中不断复活起来!同时要具备宗徒弟子们寻获复活耶稣的惊喜,而不断的传扬作证!我们的整个人、信仰生活,必须与主共同复活,充满活力和朝气,便利于人,有利于自己!福音喜讯的中心之一就是耶稣复活!信仰成为活泉之水,朝气蓬勃,才能不断开花结果!

本文标题:与主一起复活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