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苦难·希望
2010-05-02 16:30:14 作者:耐安 来源:信德报2010年5月1日,13期(总第408期)
2010年的天灾人祸,是不是算很多的一年?先是气候异常长冬现象,多国遭遇暴风雪,接着是中国北方沙尘暴袭击港澳台漂洋过海至韩日国家,南方大面积持续旱情,紧接着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又发生了7.1级地震。据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通报,截止4月25日下午17时,玉树地震已造成2220人遇难,失踪70人。一系列的大灾害,不仅夺去了人的宝贵生命,同时亦剥夺了那些幸存者所拥有的社会和精神资源。大地震等灾难,带给我们许多的追问与思考。
社会的思考:灾难不仅需要来自政府、社会、民间伸出一双双援助之手、关爱之手、呵护之手,更需要来自受难同胞自强不息的自救精神和对生命的信念。这一点,从一场场赈灾大型募捐活动的情景,从一幕幕祈祷祝福的画面,从一个个发生在灾区感人至深的故事,我们能有深深的体会。我们从遭受地震创伤的受灾同胞的身上看到了生活的信念和希望。
地震夺走了数千人的生命让人难受和窒息,我有时候不想打开电视,因为画面实在让人心碎。一栋栋垮塌的建筑,一条条失去气息的生命,一双双充满无奈和悲伤的眼神,仿佛都在诉说着什么,启示着什么,留给我们对生命的拷问。
不由想起上海大学李向平教授的一段论述:“灾后的重建,不仅仅局限于钱财物质的捐助,它必然要涉及灾区民众的精神重建、认知重建与社会重建等重要方面。在这些灾后重建中,百废待兴,但以社会重建为重。因为一个稳定而诚信的社会重建,应当存在于国家和市场之外,同时也包含了信仰与认知的重建,并赋予它们以制度聚合的基础。所以,人们熟悉的宗教及其信仰体系,应当就是灾后社会重建的重要资源。”
物质的东西可以更替、重塑,而精神的信仰的内容是否也需要去锻造呢?
理性的思考: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的生是或然的,而死是必然的。从生、老、病、死这四个字来看,我们细细体味,不仅可以感受到生和死在我们生命中的不同重量,而且也会感受到苦难和幸福的不同比重。但在观念上,我们却自以为每一天是安全的,生活才是正常的,而苦难和死亡离我们很远。这样的观念让我们疏忽了将要发生的危险,并对发生在别人身上的苦难和死亡视而不见,而一旦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就深感意外。谁能保证自己脚下的土地坚如磐石呢?
在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看来:人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反之受伤害最重。哲学的作用就在于,第一,使人认识到任何一种坏事都可能发生,从而随时作好准备;第二,帮助人理解已经发生的坏事,认识到它们未必那么坏。塞内加的理由见于一句精辟之言:“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叔本华有一个类似说法:“倘若一个人着眼于整体而非一己的命运,他的行为就会更像是一个智者而非一个受难者了。”哲人之为哲人,就在于看到了整个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因而能够站在整体的高度与一切个别灾难拉开距离,达成和解。从中我们获得启示,生命是无常的、脆弱的,同时也是弥足珍贵的。故此,我们一方面要珍惜人生、呵护生命,另一方面也要备好行囊,面对苦难、死亡。
信仰的思考:《创世纪》一开始便告诉我们,天主创造了这个世界,供应这世界一切所需,他爱惜一切,特别是按他的肖像造成的人类。
但他的儿女在世同样会经历苦难。圣经中保禄说:“我们是注定要受苦的。”(得前3:3)。耶稣也对宗徒说:“我给你们讲了这一切,是要你们在我内得到平安。在世界上你们要受苦难;然而你们放心,我已战胜了世界。”(若16:33)
经上说得很清楚,我们在世有患难,不过只要我们在基督耶稣里面,我们就有平安,因为他已经胜过了世界,胜过了死亡,我们信耶稣基督的人,我们有盼望,相信有永生。要知道天主给我们的应许并不是免去我们的苦难,而是靠着他得胜,无论顺境或是逆境,都不惧怕。
耶稣基督不仅阐释了苦难和死亡,而且身体力行。圣经记载,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景象———孤独、受伤、苦痛的身形,手脚贯穿着铁钉,肋旁穿破、四肢扭挫、前额被荆棘冠刺得出血,唇干、口渴难忍、陷身于上主离弃的正午黑暗中。这怎能不让我们的心震撼:这就是我们的神!他有权不受痛苦,但他放弃,他进入我们这个充满血气、眼泪和死亡的世界,为我们的罪受难。和他所受的苦难相比,我们的苦难算得什么?
德兰修女说:“因为有天堂,人世间最可怕的苦难,充满最残酷苛刑的人生,不过是在不方便的旅馆里过一夜那样,算不了什么。”
当我们从基督的信仰中理解了苦难和死亡的奥秘与意义。我们就会以积极态度,把自己完全交付于上主之手,怀着盼望与主同行,为了他应许我们的永生,好好珍惜他赐给我们的生命,每一天活着都有美好的见证,每一天活着都能愈显主荣!
社会的思考:灾难不仅需要来自政府、社会、民间伸出一双双援助之手、关爱之手、呵护之手,更需要来自受难同胞自强不息的自救精神和对生命的信念。这一点,从一场场赈灾大型募捐活动的情景,从一幕幕祈祷祝福的画面,从一个个发生在灾区感人至深的故事,我们能有深深的体会。我们从遭受地震创伤的受灾同胞的身上看到了生活的信念和希望。
地震夺走了数千人的生命让人难受和窒息,我有时候不想打开电视,因为画面实在让人心碎。一栋栋垮塌的建筑,一条条失去气息的生命,一双双充满无奈和悲伤的眼神,仿佛都在诉说着什么,启示着什么,留给我们对生命的拷问。
不由想起上海大学李向平教授的一段论述:“灾后的重建,不仅仅局限于钱财物质的捐助,它必然要涉及灾区民众的精神重建、认知重建与社会重建等重要方面。在这些灾后重建中,百废待兴,但以社会重建为重。因为一个稳定而诚信的社会重建,应当存在于国家和市场之外,同时也包含了信仰与认知的重建,并赋予它们以制度聚合的基础。所以,人们熟悉的宗教及其信仰体系,应当就是灾后社会重建的重要资源。”
物质的东西可以更替、重塑,而精神的信仰的内容是否也需要去锻造呢?
理性的思考: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的生是或然的,而死是必然的。从生、老、病、死这四个字来看,我们细细体味,不仅可以感受到生和死在我们生命中的不同重量,而且也会感受到苦难和幸福的不同比重。但在观念上,我们却自以为每一天是安全的,生活才是正常的,而苦难和死亡离我们很远。这样的观念让我们疏忽了将要发生的危险,并对发生在别人身上的苦难和死亡视而不见,而一旦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就深感意外。谁能保证自己脚下的土地坚如磐石呢?
在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看来:人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反之受伤害最重。哲学的作用就在于,第一,使人认识到任何一种坏事都可能发生,从而随时作好准备;第二,帮助人理解已经发生的坏事,认识到它们未必那么坏。塞内加的理由见于一句精辟之言:“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叔本华有一个类似说法:“倘若一个人着眼于整体而非一己的命运,他的行为就会更像是一个智者而非一个受难者了。”哲人之为哲人,就在于看到了整个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因而能够站在整体的高度与一切个别灾难拉开距离,达成和解。从中我们获得启示,生命是无常的、脆弱的,同时也是弥足珍贵的。故此,我们一方面要珍惜人生、呵护生命,另一方面也要备好行囊,面对苦难、死亡。
信仰的思考:《创世纪》一开始便告诉我们,天主创造了这个世界,供应这世界一切所需,他爱惜一切,特别是按他的肖像造成的人类。
但他的儿女在世同样会经历苦难。圣经中保禄说:“我们是注定要受苦的。”(得前3:3)。耶稣也对宗徒说:“我给你们讲了这一切,是要你们在我内得到平安。在世界上你们要受苦难;然而你们放心,我已战胜了世界。”(若16:33)
经上说得很清楚,我们在世有患难,不过只要我们在基督耶稣里面,我们就有平安,因为他已经胜过了世界,胜过了死亡,我们信耶稣基督的人,我们有盼望,相信有永生。要知道天主给我们的应许并不是免去我们的苦难,而是靠着他得胜,无论顺境或是逆境,都不惧怕。
耶稣基督不仅阐释了苦难和死亡,而且身体力行。圣经记载,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景象———孤独、受伤、苦痛的身形,手脚贯穿着铁钉,肋旁穿破、四肢扭挫、前额被荆棘冠刺得出血,唇干、口渴难忍、陷身于上主离弃的正午黑暗中。这怎能不让我们的心震撼:这就是我们的神!他有权不受痛苦,但他放弃,他进入我们这个充满血气、眼泪和死亡的世界,为我们的罪受难。和他所受的苦难相比,我们的苦难算得什么?
德兰修女说:“因为有天堂,人世间最可怕的苦难,充满最残酷苛刑的人生,不过是在不方便的旅馆里过一夜那样,算不了什么。”
当我们从基督的信仰中理解了苦难和死亡的奥秘与意义。我们就会以积极态度,把自己完全交付于上主之手,怀着盼望与主同行,为了他应许我们的永生,好好珍惜他赐给我们的生命,每一天活着都有美好的见证,每一天活着都能愈显主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