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北京南堂举行圣福若瑟去世一百周年纪念弥撒


2008-01-27 14:42:46 来源:信德网

    (信德网讯)1月25日下午5点,北京南堂举行了纪念圣福若瑟(Joseph Freinademetz)去世一百周年的弥撒庆典,对这位把福音带给中国人民的传教士表示敬仰和怀念。


弥撒圣祭

    纪念弥撒由北京教区秘书长甄雪斌神父主持,另有来自该教区和其它地方的几位司铎共祭。在京生活和工作的中国教友及外籍人士,包括奥地利驻中国大使马丁•萨迪克(Martin Sajdik)先生以及意大利驻中国大使理查德·赛萨(Riccardo Sessa)先生,约一百余人前来参礼,而且萨迪克先生还在弥撒中恭读了第一篇读经,赛萨先生及其他友人也在圣道礼仪时,发表了他们对福若瑟的高度评价和敬仰之情,表示愿意步武福若瑟的芳踪,在中西文化的友好交往中发挥更多更好的作用。


1904年在山东岱家庄同中国朋友们在一起

    圣福若瑟于1852年4月15日生于奥耶斯(Oies),该地原属于奥匈帝国,今属于意大利版图。福若瑟于1875年晋铎,两年后,主动申请加入了新成立的传教修会“圣言会”(Society of the Divine Word),并于1879年被派遣到中国传教。先是在香港两年,一边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一边在位于香港西贡一个叫盐田梓的小岛上做牧灵工作,后于1882年抵达山东南部,一直在那里工作到1908年1月28日,因照顾伤寒病患者而染疾去世为止。

    认识福若瑟的人们,不管是当时的中国老百姓还是地方官员,或是同他一起传教的神父、修士、修女们,都对福若瑟的热心、谦逊、神贫、服从与爱德的精神赞叹不已。他留给人们的一句至理名言是:“爱的语言是能被所有人理解的语言”(参见《圣福若瑟神父语录》,河北“信德”,2003:23页)。
    虽然一开始时,福若瑟也曾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有过负面的看法,但不久后,他不但深深地爱上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而且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中国社会与教会。在1892年2月9日写给自己家乡的恩人维博(Weber of Sottu)的信中,他曾这样说:“我越来越爱我亲爱的中国人,我唯一的渴望就是要和他们共同生活并且在他们这里去世。我现在更多是一个中国人,超过是个迪洛尔人,将来在天堂里,我也要继续当一个中国人!”(参见《圣福若瑟神父语录》17页)
    福若瑟另外一个能够赢得中国各阶层人士的敬仰与爱戴的原因在于他能够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前后三十年的中国传教生涯中,将自己完全融入了基督博爱的福音精神,并且使基督福音与中国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作为一名西方传教士,这在当时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是难能可贵的品质和涵养。
    为了表彰这位对中国社会和教会做出杰出贡献的奥国传教士,教会有关部门经过多年的验证过程后,于1975年10月19日由教宗保禄六世宣布福若瑟为真福,2003年10月5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册封他为圣人。


意大利驻中国大使赛萨先生发表个人感受

    1月25日晚,在北京南堂的纪念弥撒结束后,马丁•萨迪克先生在他的寓所设宴款待部分前来参礼的人士,以表谢意,同时也继续以不同的方式纪念他的这位杰出同胞——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圣福若瑟神父。
    据悉,在1月28日这天,在相关部门的协助和安排下,奥地利大使馆还将派员赴山东省济宁市岱家庄,即福若瑟的墓地所在地,扫墓悼念。

本文标题:北京南堂举行圣福若瑟去世一百周年纪念弥撒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