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房志荣神父二三事
2021-03-03 19:17:13 作者:叶生 来源:信德网
昨日,房志荣神父在辅仁圣博敏神学院怡福园平安辞世。同日我们通过网络转发其讣告,并通过微信公众号以信德同事明艳2012年对房神父的一篇专访(“上主喜乐的仆人房志荣神父”)来表达追思及怀念。今晨,两岸三地及海外的神长教友纷纷为其献祭祈祷,祈主赐伊永安。辅仁大学、圣博敏神学院、耶稣会中华省、房铎的中外朋友亦通过不同途径予以悼思。房志荣神父的学术业绩和对教会及其修会的贡献,已有定论,无需赘述。我只从与其相识、相交及所受影响的二三事来追忆、缅怀这位前辈。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虽然读过房神父的书和文章,但一直没有机会会面。20年前,通过中国中心(China-Zentrum),我们在德国有了首次会面。那是2001年12月6-9日,中国中心和香港道凤山(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在德国首都合作举办“基督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相遇:翻译与吸纳”国际学术研讨会,房神父和我也在受邀名单。当年我们在柏林不期而遇。
在德国的那几天,我们一起与会,一起外出参观,一起讨论、聊天。记得有天晚上,我们曾一起在施普雷河畔古老的街道上喝德国著名的热啤酒御寒。20年前在德国与前辈的相遇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之后,在海峡两岸及国际会议上我们又多次见面,每次见面,他总是关心和鼓励我。
作为忘年交,前辈房志荣神父不但关心关爱晚辈,也关注我们的服务,而且还一直信任我们,始终认可、欣赏我们团队的各种服务,甚至不在乎别人的误解,秉公直言为大陆教会及我们团队说话……
房志荣神父是笔者的一本书的第一位审阅者,在给辅仁大学的推荐函中给予积极评价的同时他也指出,该书可适度增加痛苦神学的经验反省。我听了他的建议,适当做了补充 使得该书内容更加丰满。我在该书自序中感谢的第一人就是这位前辈。
房神父积极推动宗教对话合作,对我们很多人也有很大影响。作为天主教界的代表之一,他多年来一直和基督新教界的朋友合作,参与中文版《四福音》共同译本的翻译工作。其宽广胸怀和诚挚的主内兄弟情义,为华人教会的合一共融贡献良多。
2012年1月中旬,在辅大校董柏殿宏神父和时任文学院院长陈方中教授的协助下,笔者访问辅仁大学一个月,下榻圣言会耕莘楼。春节后数天在辅仁圣博敏神学院的耶稣会院小住,与房神父等耶稣会朋友一起生活,也再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位学者前辈。记得当时谷寒松神父等耶稣会神长知道我在辅大后,便在春节期间有了这样的安排。为方便交流,时任院长和为贵神父高兴地让我与会院内的神父修士同吃、同住。房神父和几位相识的前辈神长及年轻会士弟兄对我照顾有加。房神父及其长上的友谊、信任让我一直十分珍惜,铭记在心。
之前的1月11-13日应FABC文化秘书处和泰国易三仓大学(Assumption University, Bangkok)之邀,我先到曼谷参加“亚洲文化对话”研讨会。然后,再利用年假到辅仁大学做一个月的访问学者。当时我误以为台北和曼谷的气候差不多,因此只带了夏天的衣服。到了辅大我才发现,春节前后的台北阴冷潮湿,阳光很少,还经常阴雨连绵。这为节日期间的我可惨了。房神父发现后,马上把他的一件羽绒服送来给我御寒。由于房神父远比我魁梧,羽绒服为我实在宽大。晚上在房间用其把我裹起来没问题,但白天在辅大图书馆、校园或街上就无法穿出去了。于是,房神父和谷神父又帮我在耶稣会院楼上一个存放二手衣服的房间,挑选了一件坎肩,帮我度过难熬的阴雨天。
用餐时,房神父看我喜欢水果,有次晚餐时他特地取来两三个百香果放我盘子里,亲切地说,这是台湾本地的特产,味美,有营养,多吃几个。前辈的关心厚爱,让我倍感温馨。
“这场好仗,我已打完;这场赛跑,我已跑到终点;这信仰,我已保持了。”(弟后4:7)房神父今日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日我们还会在天堂相遇,相信房神父在天乡也不会忘记我们,一定会为两岸三地和海外华人教会及其修会代祷。我们在追忆和缅怀及为前辈房神父祈祷的同时,愿效法前辈的嘉言懿行,学习其全心奉献的精神。
愿房神父安息天乡!
(2021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