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桑榆晚情暖 爱心更动人


2006-05-08 13:48:28 来源:信德报第(264)期

河北进德老年之家的老人们捐款助贫

      本报讯 (若望)  河北进德老年之家的老人们在圣周四“主的晚餐”的礼仪中,隆重纪念了主耶稣临终前与众弟兄的深情大爱。为使今年的四旬期、圣周过得更有意义,孙德兰修女建议在濯足礼后,邀请老人们和附近参里礼仪的教友也为穷人做一次募捐活动,丰富守斋刻苦,与主同行的意义。
       老人院虽然有一些无依无靠的老人,多数老人们也不富裕,但信教和不信教的老人们以及附近的教友们都踊跃捐款响应。在捐献的503.1元中,虽然有很多毛票,一元、两元的小捐款,但老人们的热心参与,场面非常感人。这些年愈古稀或耄耋之年的老人,很多是收入甚微的入托老人,对于他们的奉献行为,本报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今年87岁的杜荣堂老人入住进德老年之家已经一年半的时间了,对今年圣周四时教友们的捐献,他说:“其实,我们老人院的奉献款项并不多,我们只能尽力而为。”杜荣堂老人家在谈到本次教友们踊跃捐献的动机时,他说:“耶稣教导我们彼此相爱。特别是神父在礼仪中躬身为大家洗脚,使大家亲眼目睹,倍受鼓舞。为有信仰的我们来说,教会要求主礼神父为大众洗脚,也是为效法基督耶稣的博爱精神。可是,如果只是将此说法停滞在书本上,就不能感动他人。我们教会礼仪要求神父为教友洗脚,为我们树立一个彼此服务的榜样。这是很有意义的。”
      今年78岁的老人李秀敏说:“我自幼是天主教信友,因为从小受苦,深知那些处在贫穷边缘线上的人们的困境,听了神父呼吁奉献爱心的讲道,心里感觉很难受。毕竟,社会上那么多的穷人,我们虽不能兼顾,但总可以尽自己一份爱心,不能让穷人的日子再难过!”
       她谈到“教友一家亲”时,兴高采烈地说:“我的确感到神职人员与教友的心情很近。现在就读于河北修院的王修士,他的母亲入住进德老年之家。因为条件相对艰难一些,所以,修士每次来探望母亲时,我都想办法从精神上或物质上给予一点微不足道的帮助。让我没料到的是,虽然王修士的母亲离开我们回归天乡了,但王修士仍然抓时间来看望我。我很受感动。因为,我的儿女们都没有修士对我的心情近啊!”
       她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我们为教会捐献自己的一点财物,这算不得什么,我们自己有的,不都是天主给的吗?!教会现在是处于贫困的阶段,曾经也是历经磨难。但是,我们的教会在天主圣神的领导下,日益欣欣向荣,而且前景喜人,这是因为我们的教义核心是一个‘爱’。四旬期内,我们出于年龄之故,未能守斋克苦,我们奉献一点爱心,帮助更穷困的人,是出于对十字架上耶稣基督的回应,也为自己升天堂积蓄一点财富啊。”说罢,老人灿烂地笑了。
       当我们谈到这次圣周四的洗脚礼,她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感受颇深地说:“其实,神父们每次来到老人院时都要拉着我们的手,向在座的每一位老人打招呼,特别向那些无依无靠的老人嘘寒问暖!因为经年累月地平易近人,所以大家都十分喜爱这里的神长教友和修士修女们。这次,当神父给我洗脚时,我就很不好意思。我故意把袜子装在口袋里。当神父为我洗完脚后,微笑着问我将袜子放在哪儿了?能否帮我穿上袜子?我当时听神父的话,心里热乎乎的、感动得不得了。我们这些入托老人真得应该好好地报效天主,是教会真正让我们感受到温暖、感受到了爱。”

本文标题:桑榆晚情暖 爱心更动人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