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教会庆祝“暹罗传教区”成立350周年
2019-11-14 09:44:47 来源:梵蒂冈新闻网
在泰国举行的基督徒会晤
(梵蒂冈新闻网)基督信仰于公元16和17世纪之间传入当时的暹罗王国(Regno del Siam)。两位葡萄牙籍的道明会士最先来到泰国,二人都于1569年殉道。随后,方济各会、耶稣会和巴黎外方传教会的会士们也相继来到这个国家,开设会院、学校和圣堂,终于能够在那里立足。1664年,这个亚洲地区的教会召开阿瑜陀耶(Ayutthaya)首次教务会议,定出的方针一直沿用到20世纪。
1669年,在教宗亚历山大七世派往亚洲负责福传工作的两位法国主教的请求下,设立了暹罗传教区,由巴黎外方传教会负责。1673年,这个传教区升格为宗座代牧区,也负责管理马来西亚、苏门答腊和缅甸南部地区的教务。17世纪末期,泰国教会一度遭到教难,直到1782年拉玛一世继位后才恢复自由。
教会在当地的临在于19世纪得到了巩固,教宗良十二世颁布谕令,授权暹罗宗座代牧区负责马六甲教区的教务。后来,这个宗座代牧区于1841年分成两个部分,即西暹罗传教区和东暹罗传教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占领期间,教会再度受到迫害,传教区被摧毁。战后,教会恢复了生机,随即成立两个新教区。1965年,教会在泰国建立了天主教圣统制。
1984年,若望保禄二世在访问亚洲的机会上首次到访泰国。5年后,即1989年,这位教宗再次来到泰国,为该国在1940年殉道的7位基督徒主持册封真福大典。7位真福中,1位是传教员,2位修女,其他4位是女平信徒。
今天,泰国的基督徒属于极少数的群体,在全国人口中仅占1%,天主教徒只有0.58%,佛教徒则超过90%,穆斯林4-5%。圣座与泰国于1968年建立邦交,教会与国家的关系至今良好。虽然如此,由于传教士的工作引起佛教徒的忧虑,教会与国家的关系在80年代曾有过紧张时刻。泰国宪法保障宗教自由,佛教虽然不是国教,却素来受到保护。
泰国天主教会在教育、医疗和社会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今全国有426所教会学校,学生超过45万名,其中许多学生不是基督徒。天主教学校被公认为具有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此外,教会也帮助穷人和处境较脆弱的人士,包括难民和移民,其中既有来自缅甸的罗兴亚穆斯林,也有受到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分子迫害的巴基斯坦基督徒。
面对国家近期历史上不断发生的冲突和政治极化的情形,教会屡次重申中立的立场并主张对话,呼吁国人尊重宗教自由。因此,和平、对话、祈祷和非暴力是泰国教会在国家所有艰难时期素来秉持的指导方针。寻求福传的新道路、促进家庭和生命的价值乃是今日泰国教会的重大和首要挑战。
今年是“暹罗传教区”建立350周年纪念年,泰国主教团此前宣布3年准备期,旨在“重新发现信仰、以团体内的福音见证为起点推动福传工作,加深跨宗教,尤其是与佛教徒的对话”。泰国天主教会也于2014年至2015年举行了特别禧年,庆祝阿瑜陀耶教务会议召开350周年,主题为“基督的门徒要活出新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