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圣母和民女


2002-03-03 09:26:51

    在埃尔米塔什博物馆,我见到达芬奇的两幅油画,题材都是圣母像,一幅《利达圣母》,另一幅《持花圣母》。虽然是宗教题材,但却能感受到平常亲切的生活气息。
     达芬奇画《利达圣母》,在他画《持花圣母》的十多年后。比较一下这两幅同题材的圣母像,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利达圣母》这幅画中,圣母正在为耶稣哺乳,端庄秀美的圣母抱着小耶稣,露出她丰满圣洁的乳房,满含深情地凝视着正在吸吮乳汁的小耶稣。她的脸上浮现出发自内心的微笑,这是一种宁静自然的微笑,这微笑中有幸福和满足,也有倾诉和期待。这是陶醉在爱和幸福中母亲的表情,是世界上最美丽动人的母亲的笑颜。而画面中的小耶稣,嘴巴含着母亲的乳头,一只手抚摸着母亲的乳房,也沉浸在幸福之中。
    《持花圣母》中的小耶稣双眼微阖,我们看不到他的目光;《利达圣母》中的小耶稣扬起了脸,若有所思地凝望着前方,他的眼睛很大,很清澈,但却不像一个未谙世事的婴儿。和《持花圣母》中那个似乎尚未成年的圣母相比,《利达圣母》中的圣母显得更为成熟,更像一个母亲。有人说,是小耶稣在圣母的哺养下长大了,圣母自己也渐渐成熟了。这是一幅给人无穷遐想的画,安宁优美的画面,都能使人想得很远,能看到人物内心深处的美好感情。这样的画,应了中国人的一句格言:“宁静致远”。
    细心的观者都会发现,在《利达圣母》中,圣母和小耶稣头顶的光环消失了。然而和《持花圣母》相比,画面中那种庄重神圣的氛围却并没有因光环的消失而减弱。这是为什么?我想,是因为画家对自己的绘画更有信心,对人物和刻画也更有把握。头顶的光环,是区别人和神的一个标记。头上有光环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谁也没有见过。圣母和耶稣,他们在圣经故事中其实也是和常人无异的人,达芬奇省略了他们头上的光环,缩短了他们和凡人的距离,给人一种亲和感。
    《利达圣母》中,圣母和小耶稣正在想些什么?谁也不敢妄加评断。但是我们可以感觉到,他们内心憧憬和向往的境界一定是高远辽阔,充满了光明。圣母身后的那两扇窗户,在画中决不是可有可无 的装饰。窗户里展现的是什么景象?高敞的蓝天,涌动的白云,在白云蓝天下逶迤起伏的远山……这是令人神往的境界,也是画中人心灵的写照。圣母和小耶稣身在幽暗之中,他们的心中却是一片天光烂漫。那两扇洞开在幽暗墙壁上的窗户,是两扇明亮的心窗。和《持花圣母》中那扇单调的小窗相比,《利达圣母》中的这两扇窗户涵意要丰富得多。
    达芬奇完成《蒙娜丽莎》是在1503年,距他画《利达圣母》之前十四五年。有人把达芬奇创造的蒙娜丽莎看作是人间最美丽的女性形象,我却有点不以为然。蒙娜丽莎确实很特别,端庄,但不一定是秀美。我以为,《利达圣母》中圣母的形象,是达芬奇见过的一个民间妇女,一个凡俗女子。当时的很多宗教画家,想把画中的神和圣人画得超凡脱俗,不同于人间的凡夫俗子,结果画中的形象却虚假而生硬。达芬奇的画中人物,原型都来自民间。
    把圣母画成生活中普通的民女,这正是画家的选择,她的神态和形体都表现出善和美,于是才让人觉得真,觉得传说中的圣母和人间的母亲一样可亲可近。

本文标题:圣母和民女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