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社会的文明离不开美德(一)


2018-04-18 10:48:20 作者:凌阳 来源:《信德报》2018年4月9日,13期(总第763期)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人类逐渐脱离野蛮状态而进入文明。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道德与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引导。在建立人类社群的过程中,为了维系社群,让人们不再回复到野蛮时期的残忍行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维系方式,就是以“道德”来作为约束,以维持彼此之间的互信与合作。但今天我们所担心的是,整体的人类社群,对于道德的规范,却有越来越不重视的现象。
    一直以来,人们有一个这样的观念:只要有好的法律和制度,很多问题都可解决。毋庸讳言,一个文明的社会离不开相应的法律和制度。但说到底每个人也是法律及制度的组成部分,只有经过个人向上向善的努力,法律和制度才会日臻完善,法律和制度的力量也才会加倍彰显。
    个人向上向善的努力,就是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变为个人内在对美德的崇尚。诚然,道德与美德,都是一种付出。付出之于人、之于生命的本质呈现,就是对自我的约束。但道德的约束是由社会规范所形成的;而美德约束是个人追求所实现的,前者是被迫的,后者是自愿的。美德是一种激励生命的力量;是人们充满向往、无比渴望的最宝贵的品格;是人类社会完善的或完美境界的追求;是一种不可舍弃的生活信念。
    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我们除了遵循道德规范,追求个体的利益之外,还有一些特殊人物在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在社会层面,“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教会层面,雷鸣远神父“全牺牲、真爱人、常喜乐”精神,德兰修女“爱,直到成伤的”精神,以及在牧灵福传中不计其数的神父、修士、修女,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为名、不谋利,只为弱者、穷人、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放弃自己优渥的生活和前途,到异国他乡,置身贫瘠艰苦的环境,把聪明才智奉献给与自己可以说是毫不相干的人群,这种以纯粹的仁爱为出发点而不带丝毫世俗的功利色彩的行为,已经超越了一般的道德,在我看来,用“美德”一词也不足以体现其行为的道义价值。
    显然,道德是功利世界的生活规则,美德是精神世界的行为模式,前者以平等均衡为原则,后者以无私奉献为依归,故二者不可混为一谈。在一个群体生活的社会,作为个体的公民必须遵守起码的道德规范,一个道德人有权获得社会的承认与接纳;如果这个人在道德生活的基础上,进而秉持道义原则,追求并生活出美德的行为和结果,他就成了一个比普通的道德人更卓越的社会成员,应得到社会成员的尊敬与爱戴。
    从道德角度而言,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那些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但一个人是否追求美德,则完全是他个人的事,这取决于他个人的生存意向与心灵期望。一个人能力有大小,拥有美德的关键就在于他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付诸行动。
    梁启超说:“中国要想建设一个新国家,必须先要有新民。新民是不同于旧时的中国人,必须要具备几个条件,最必须的条件就是公德。” 在新的经济、政治、文化变革推动下,当今社会的道德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领域、新趋势。进行道德建设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优秀传统,也要充分发挥宗教的正能量,对宗教教义做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学习和借鉴宗教伦理道德中的积极成分为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用宗教文化的精华去服务社会文化事业,发挥宗教特有优势,开展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更多的好事、善事。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和精神追求,由此生活出高尚的道德行为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很多传统美德,我们理所当然要秉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留给下一代优秀的道德遗产。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是中华民族的“形”与“魂”。
    从历史长河流淌轨迹来看,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归纳起来,为“修身”“齐家”“治国”三个方面,包含了个体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期待和要求。
    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说:“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修身的标准是个人达到较高的美德素养。个人美德主要包括:志向高远,诚实守信,刚正不阿,自强不息,重德贵义,律己修身等。“齐家”,是指家庭应具备的美德。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庭美德主要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兄友弟恭,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治国”,是指处世应具备的美德。治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为人处世之道。处世美德包括职业美德、公共美德等,主要内容有:精忠报国,勤政爱民,秉公执法,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讲求公正,礼貌谦让,公平交易,尊师重教,勤劳敬业,救死扶伤等。
    从美德的定义而言,在中国古代典籍中,虽然“美德”这个名词很少出现,但并不是说没有这个概念,它有大量的同义语存在,像“俊德”“懿德”“明德”“圣德”“仁德”等,“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本身往往就含有美德的意思。《尧问》记载:周公旦对伯禽的师傅说:“你们要走了,你为什么不估量一下你所辅导的这个人的美德呢?”伯禽的师傅回答说:“他为人宽大,喜欢靠自己的才智行事,而且谨慎。这三个方面,就是他的美德了。”可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美德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优秀的道德品质的泛称。由此儒家提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孝悌忠勇廉”等美德,而历代劳动人民也把仁爱、公义、礼貌、智慧、诚信,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孝爱、友爱、勇敢、节俭、廉洁看做美德。今天社会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同时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明确了每一个公民对国家、对工作、对社会、对他人应尽到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是人们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和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优良品格。 (待续)

本文标题:社会的文明离不开美德(一)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