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举办研讨会谈关顾跨性别人士之道
2018-02-13 09:48:32
教区上月举办研讨会,邀请不同界别人士从信仰、医学和教育方面,探讨如何关顾跨性别人士。
教区的「响应政府『性别承认咨询』工作小组」十二月十六日于坚道明爱公众会堂举行研讨会,邀请堂区和公教学校代表参加。
会上,上述教区小组召集人夏志诚辅理主教指出,教会应关怀性别不安或有性别认同障碍人士,体谅他们承受着苦恼与痛苦;但他表示,不支持当局就性别承认制度立法,「因为不能透过性别承认制度去解决他们的困扰」。
夏主教解释,「性别」与天赋的「生理性别」不能分割,不能任意选择和改变;他亦担心假若立法,会衍生「逆向歧视」问题。
讲者之一、伦理神学教授吕志文神父从信仰角度探讨教会对跨性别人士与两性的观点。他引述创世纪探讨婚姻的意义,指出男女的婚姻关系,才能满全婚姻的结合、亲密关系以及生育的意义。
「教会的立场及其伦理神学上也会参考其他学科和研究,以了解那些决定,是对有变性倾向的人是最好的。」吕神父说,教会认为医学治疗能改善身体某些问题,但若施变性手术而须切除器官,「这令身体正常的运作有所改变,不算是治疗」,故有违伦理。
另一讲者、精神科医生蔡定国说:「当人不认同自己的天生性别,反认为自己属于另一性别,有此类心理状况的人士,可称为『跨性别人士』。」他说,医学界处理的是「性别不安」、强烈要求变性的人——他们认为自己「错生于另一性别的身体」,故此积极寻求变性方式,包括改变外型、身体与性别方面。
蔡医生说,坊间对「性别承认」这议题的看法不一,若公众还未认清事情便去讨论立法,他对此有保留。他指关顾跨性别人士时须了解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医学界仍未肯定其成因,但他认为多涉及生理、心理或社会因素。
他指威尔斯亲王医院设「一站式服务」照顾性别不安人士,并进行精神科评价,变性手术等事宜。
退休中学校长杨美熙建议教育工作者及早辨识需要关顾的学生,又要与性别不安的学生同行,并按需要转介。她说,幼童在两至三岁属性别身份形成的阶段;四至九岁则属于心理性别身份确认阶段;青少年则透过教师及朋辈肯定其性别身份。
杨美熙早前曾会晤跨性别人士,了解他们所面对的困难。她引述跨性别人士说,关顾须包括透过家庭接纳、医疗及立法等方面。会面期间,她感受到跨性别人士承受着不同的心理状况。她亦接触过医生,了解目前接受相关医疗服务的情况。
教区将设立小组关注多元性文化
答问环节上,有参加者关注到,教会应如何让公众理解其立场,以及教会对相关人士的关顾工作。
夏主教先鼓励信徒加深认识伦理神学,以巩固其信仰;他又指教区计划于一八年初设立相关小组,以长期关注社会现况。
政府的性别承认制度公众咨询期已于十二月三十一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