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忆岳父


2005-07-26 09:09:55 作者:利清 来源:信德报(第241期)

    他匆匆地走了,很是突然。
  岳父出生在一个虔诚的教友之家,从小受父母的熏陶,信仰坚定而稳固。十年动乱期间,他从不说背教的话,更不做有损天主的事。为了信仰,他甘愿放弃大工厂那种舒适的环境,从大城市太原迁回阳泉郊区河底村。回家后他服务于村办企业铸造厂。他为人坦诚正直,而且掌握一手高超的铸造技术,所以在万数人的大村里,谈到天主教那个老王师傅,都竖指称赞。
  改革开放后,为了尽快收回教产,年迈的岳父不畏劳苦,一次次地和政府各主管部门商谈。他的足迹遍布阳泉市政府、郊区政府、河底各处。虽然他走起路来气喘嘘嘘(因为他患有矽肺病、气管炎、关节炎),但为了教产,他舍去了自身的一切,用他的话说就是:“主受的苦难比我大多了,我一定要把党的政策落实到底,教产收不回,我的奔波就不会停止。”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努力下教产终于收回。
  收回的堂院是一个残破的院落,围墙已经倒塌,许多房子由于多年失修也成了危房,教堂更不必说,破烂不堪,内墙的泥也全部脱落,屋顶透明。看到这些,岳父喜忧参半:喜的是经过自己的努力,教产终于收回;忧的是面对这样凄惨的局面,如何是好。第一,河底教友不多,满打满算不足三十人,其中十六人还是岳父一家人。第二,资金没有。岳父犯愁了,他想起了远在国外的妹妹,何不让她给资助点呢?于是他写信告知了妹妹这里的具体情况,妹妹也是一个虔诚的教友,从国外筹集了部分款项,给寄了回来。钱是有了,但人从里找呢?他发动全家出动,大儿子、二儿子是木匠,承担了教堂内的装修工作,三儿子是司机,负责拉运各种货物,其他的人则各尽所能。经过齐心协力的工作,教堂终于整修一新。
  堂有了,教友可以集体祈祷了,然而这么大的堂里,财产不多,也不算少,谁来管理呢?岳父只好自己亲自看堂。这种工作对他来说是完全可以胜任的,只是一天三顿饭成了难处,因为岳父从来没做过饭。一次我从太原去了他那里,正是中午,看到他刚做好饭,这一锅大米足可以让他吃两天,菜就是酱豆腐。
  为了让村里不进堂的教友回到堂里,他一家一家地去拜访。每年自费买下瞻礼单分发给各家教友,还购买了许多教会书籍,组织教友学经,学唱圣歌。他常说:“为主工作,找回迷失的亡羊,是每个教友应尽的职责。”
  岳父生前是郊区的政协委员,在每次开会时,他都要为教会呐喊。他不仅为河底教友,也为整个阳泉教友着想。
  岳父在有生之年里,为教会做了大量工作,难怪在殡葬弥撒礼中朱神父讲:“老王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把他的晚年都献给了教会,他的逝世是我们阳泉堂区的一个重大损失。”

本文标题:忆岳父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