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本笃会传教士的历史


2004-10-18 10:21:38

    中世纪初,就有了本笃会传教士,几乎整个欧洲的信仰传播都要归功于本笃会的传教士们。圣包尼费斯就是一个这样的传教士,是他把福音带到了德国。而圣奥斯定和他的会士们则把信仰带给了英国人。这种在欧洲传播福音的工作到近代在很大程度上已完成,于是本笃会士们就越来越多地转向了默观生活。在大发明的时代,基督的广传福音于普世的命令,在新的宗教观点下被提升到一个最重要的地位。
    安德肋•阿亨神父给本笃会的传教传统注入了新的动力,他是Beuron会院的一个会士,于1884年的主显节在德国巴伐利亚的Reichenbach建立了圣若瑟传教士学院,这样的学院在德国还是第一个,它的建立由于当时普遍的反教势力的阻挠而历尽艰难。1887年这个发展中的学院迁址到埃米(Emming)--St.Ottilien,在那儿不断地发展壮大。1896年这个新的修道院发展成一个小修道院, 1902年成为一个修道院,1914年成为一个大修道院。这个学院的工作也随之扩展到整个欧洲。修士们的会院也迅速由小修道院扩大为修道院,并遍及德国和瑞士。奥地利蒂罗尔的Fiecht会院建立于950年,1967年与本笃会联合,共同工作。自1924年,基金会特别支持在英国和美国开展传教工作。这个时期,本笃会的传教工作也在委内瑞拉同时展开。
    早在1887年,教宗良第八世就委托本笃会士管理南桑给巴尔的使徒辖区。从大埃斯撒拉姆海岸直到遥远的内陆地区,一个又一个的传教点接连建立起来。其中最重要的是Peramiho和Ndanda,这两个传教点1931年发展成会院。现在,本笃会传教士与当地的主教、神父及修女并肩工作,结出了引人注目的果实,就是Hanga和Mvimwa隐修院的建立,这两所会院吸收了很多非洲当地的圣召。(1983年时,就有会士65人,初学生14人。)
    本笃会士的传教工作同样也在南非的祖鲁兰扎根。自1922年,会士们就开始在Eshowe教区宣讲福音。1972年会士们又在肯尼亚Kerio山谷的反教人群中从事传教工作。1978年又在内罗毕建立会院,来自欧洲和非洲的会士们在同一所会院中一起祈祷工作。
    在朝鲜的传教工作开始于1909年。1927年在汉城建立的一所会院迁往Tokwon(现属北朝鲜)。1952年Waegwan会院在韩国建立,使这个地区的福传事业又有了一个新的开始,到1983年这所会院已拥有会士77人,1982年这所会院已有能力派遣两位年轻的会士前往菲律宾的Digos基金会工作。
    到1983年1月,本笃会传教士总人数已达1075人,其中包括神父437人,修士535人,神学生21人,初学生和保守生82人。可喜的是,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本笃会传教士就占了五分之一,并且他们的人数和在传教工作中的重要性呈稳定上升趋势。

本文标题:本笃会传教士的历史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