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给雅各布神父的信》


2012-07-24 15:08:31 作者:拾荒者 来源:《信德报》2012年7月12日,第25期(总第496期)

——无言的伤感袭人来


    电影《给雅各布神父的信》透过一个盲神父与假释女的短暂相遇,抒发了对人心和灵魂失落找不到归属的凄凉。在电影里面,处处散发着北欧大地冰冷的美感,无论是景色还是人物演绎,都相当安静脱俗,充满着对人生和信仰的拷问,是生与死的对话。事实上,电影在结尾处,为观众展开了一幅这样的画卷:面对纷繁复杂的悲喜世界,活在当下的我们缺失了什么?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或许让人思考的,不仅仅是寻找一种正确的信仰,把充满负担的精神予以一种寄托,而且对生命到底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影片都表达了难过而沉默的疑惑。
    芬兰新生代导演克劳斯·哈洛用他婉约但坚毅的叙事手法道尽了一个盲神父的最后生命的那段日子的故事。落寞的教堂和失修的老屋,野草丛生的院子,在秋天的瑟瑟落叶中仿佛在哀诉。远离城市独居于此的神父,每天在等待人们给他寄来求助的信件。而电影借用这个来到神父家中的假释女的生命经历,展露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奈,故事到最后,无言的伤感,缓缓地袭上了心头。
    其实,故事相当简洁流利。但画面外延伸出来的意蕴,却真真切切地打动着观众。当缓慢悲伤的钢琴曲响起时,一股股心酸随着眼泪涌出来。它让人思考,我们需要对生命再来一次深刻的认识,而不是对金钱、名誉、地位、权利付诸更多精力。
    残酷的现实日益剥夺了我们正确认识生命的权利,造成的后果是各种人生悲剧的频发和社会的败坏。
    19世纪著名英国传教士李文斯顿医生曾经说过:“有些部落的人表现得很凶残,其实他们是害怕,故此用唬人来掩饰自己的胆小懦弱。”应用到现今世界,我们也是老样子。人从古到今都要面对同样一个问题:我们害怕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影片当中的神父和假释女,都面临过失落、难过,而他们最后,都找到了答案,答案不是只属于他们,属于那些愿意去接受生命之痛,释放心灵并且去认识生命的人。人生短暂得很,漫长感是生活的假象,到底我们活着为的是寻乐,还是本应该还原生命应该有的意义,都是值得让你我去深思的。
    本片代表芬兰角逐201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不管片子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当中有否获得荣誉,都无法掩盖它散发的悠悠馨香,那是对电影对人生应该有的态度。
    影片在芬兰上映时创造了票房奇迹,上映期长达34周,刷新了纪录,总票房更超越了《变形金刚2》,以一部温馨感人取向的电影能有这样的佳绩实属难得。
    本片获得芬兰奥斯卡Jussi Awards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及最佳音乐四项大奖。

本文标题:《给雅各布神父的信》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