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堂的前世今生 耶稣护佑下的重生
2012-03-13 10:39:52 来源:新浪旅游
西什库教堂旧址在中南海湖畔蚕池口(今旧北京图书馆斜对面),1703年开堂;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是目前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西什库教堂,也称北堂,位于西什库大街33号,建于清初,时称“救世主堂”。在中南海湖畔蚕池口(今旧北京图书馆斜对面),1703年开堂。1887年因中南海扩建,将其拆除,后来清政府拨银四十五万两,于西安门内西什库易地而建;1900年整修时加高一层,成为今日所见之庄严秀丽的北堂。北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最初由法国耶稣传教士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在西安门内蚕池口修建,1703年建成。康熙去世后,雍正颁布禁教令,直到道光年间,北堂废弃,1872年被清政府没收并拆除。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清政府又将北堂用递归还给教会,并于1866年建成。1885年,慈禧扩建西苑,于1887年将北堂迁置现在位置,1900年建成。1985年国家拨款重修,修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 1985年修缮北堂,重修了大堂正前方的耶稣主祭台和东西两侧的圣母玛利亚和圣父若瑟的祭台。1985年12月24日举行了开堂典礼。西什库教堂成为北京最绚丽的教堂。
北堂大堂
北堂大堂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高16.5米,钟楼塔尖高约31米。堂前有月台,三面有汉白玉石栏杆,堂正面上镶汉白玉石一方,镌刻着耶稣善牧圣像。大堂正门两旁,有中国式建筑碑亭两座,亭内分别立光绪十四年(1889年)天主教堂迁建谕旨碑和满汉文天主堂碑。 堂内有明柱三十六根,柱顶俱镂菘菜叶形,柱高4丈9尺。大堂内有正祭台和配台,大堂正门内建有唱经楼。 堂属哥特式建筑形式。大堂平面呈十字架形门面。哥特式建筑特点是使用尖拱以求使房屋直耸而上。 大堂主祭台的北边是苦难堂。苦难堂西墙上镶有樊国梁墓碑。 在修建西什库北堂时还建有主教公署、修道院、育婴堂等。 围绕哥特式教堂建筑的是传统的中式台基,环以汉白玉栏杆,栏杆和栏杆上的装饰均为传统的中式设计。堂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座碑亭,为黄顶琉璃瓦重檐歇山顶设计,庭内安放乾隆皇帝手书御碑两统,碑亭内侧则是四尊中式的石狮子,还有一对石供。
附属建筑群
除了主体建筑,西什库教堂还有面积很大的附属建筑群,包括图书馆、后花园、印刷厂、孤儿院、医院以及光华女子中学、若瑟修女院和天主教华北教区主教府,现在这些附属建筑大多都被其他单位占用,只有若瑟修女院还保留使用,现位于教堂西北侧。
建堂
康熙四十二年康熙久病,宫中太医束手无策,法国传教士洪若翰、刘应贡献西药“金鸡纳霜”(奎宁)治愈了康熙帝的疟疾。皇帝大悦,下旨把皇城内的一处住宅赐给他们作为赏赐。次年,康熙帝又把住宅附近的空地,也就是在西安门内蚕池口,作为修建教堂的地基赐予法国神父,这里建成了最早的“北堂”,名为救世堂,即为西什库教堂的前身。这也是中国第一座皇家承认的天主教堂。1703年,救世堂扩建成大堂,御赐“万有真源”等匾额。
危机
清朝中叶,民间反对天主教势力与天主教会不断发生摩擦,为了息事宁人,清政府于道光七年(1827年)查封了蚕池口天主教堂(北堂),并没收全部教产。西什库教堂几近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
至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被查封的北堂传教士或被驱逐或寿终人亡,人数日减,教堂无人为继,变成无人的空堂。
迁址
咸丰十年(1860年)中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法《北京条约》签订,根据条约,清廷被迫归还了教堂产业。1866年元旦,由法国人布里耶设计图纸的新教堂落成。
由于教堂所在地蚕池口临近皇家禁地,站在北堂建筑顶层,皇家新建的西苑宫苑一览无余。高大的教堂钟楼引起了慈禧太后的不悦,她命总理衙门与法国教士交涉迁移,几经波折,教会同意将教堂迁往西什库,清政府事实上出了“建筑费用三倍的价钱”修建新堂。
重建的北堂还恢复了原来的“图书馆”。原属北堂的部分藏书,加之俄国东正教归还的南堂藏书,建立起新的北堂书库。以后又有少量的补充,这就是现今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北堂书”。
1887年,西什库教堂告成祝圣。新建成的北堂虽然占地很大,但比蚕池口老北堂和庚子后重建的新北堂都要低矮一些,建成后即作为天主教在北京的总堂。数年后,教堂加盖了一层,两侧的钟楼顽固地矗立起来,终于高出了屋脊。
毁灭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西什库教堂成为拳民进攻的焦点,在当时的义和团营中曾经有顺口溜道:“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其中的交民巷指的是东交民巷使馆区,而所谓西什库指的便是西什库教堂,1900年6月-8月间北京的义和团团民曾经长时间围攻西什库教堂。
义和团挖地道,埋地雷,4次爆炸,炸毁仁慈堂,炸死教民和儿童400多人。但是教堂依旧顽强坚守。由于缺少粮食,经过半个月的围困后,教堂内的人员将作役用骡马和战马全部吃光,并且开始食用院内的树皮和野草。驻守部队的指挥官和副指挥官以及教堂的主教陆续战死。直到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组建了专门的解救队,轰动一时的西什库教堂事件告终结。
重建
1901年,庚子事变后,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根据条约内容,清政府再次出资修缮了西什库教堂,并加高了钟楼,形成了目前西什库教堂的建筑群。教堂建筑与当时欧洲的流行风格一致,在一些细节上又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风格,比如建筑周围的汉白玉石栏,柱顶的石狮子与排水的龙头设计。面积庞大的附属建筑群,包括图书馆、后花园、印刷厂、孤儿院、医院以及光华女子中学、若瑟修女院和天主教华北教区主教府。
复苏
1958年,北京主教座堂迁往南堂,北堂被学校等单位占用,教堂藏书移交北京图书馆收藏;1985年春,北堂返还教会,经过主体维修,于当年圣诞节前夕开堂,腾退工作也逐步开始,历时19年,投入6000万元搬迁了100余户居民,迁建了占用此地的39中校舍;1987年,北堂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安夜人头涌动的西什库教堂 图片来源:新华网
西什库教堂,也称北堂,位于西什库大街33号,建于清初,时称“救世主堂”。在中南海湖畔蚕池口(今旧北京图书馆斜对面),1703年开堂。1887年因中南海扩建,将其拆除,后来清政府拨银四十五万两,于西安门内西什库易地而建;1900年整修时加高一层,成为今日所见之庄严秀丽的北堂。北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最初由法国耶稣传教士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在西安门内蚕池口修建,1703年建成。康熙去世后,雍正颁布禁教令,直到道光年间,北堂废弃,1872年被清政府没收并拆除。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清政府又将北堂用递归还给教会,并于1866年建成。1885年,慈禧扩建西苑,于1887年将北堂迁置现在位置,1900年建成。1985年国家拨款重修,修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 1985年修缮北堂,重修了大堂正前方的耶稣主祭台和东西两侧的圣母玛利亚和圣父若瑟的祭台。1985年12月24日举行了开堂典礼。西什库教堂成为北京最绚丽的教堂。
北堂大堂
北堂大堂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高16.5米,钟楼塔尖高约31米。堂前有月台,三面有汉白玉石栏杆,堂正面上镶汉白玉石一方,镌刻着耶稣善牧圣像。大堂正门两旁,有中国式建筑碑亭两座,亭内分别立光绪十四年(1889年)天主教堂迁建谕旨碑和满汉文天主堂碑。 堂内有明柱三十六根,柱顶俱镂菘菜叶形,柱高4丈9尺。大堂内有正祭台和配台,大堂正门内建有唱经楼。 堂属哥特式建筑形式。大堂平面呈十字架形门面。哥特式建筑特点是使用尖拱以求使房屋直耸而上。 大堂主祭台的北边是苦难堂。苦难堂西墙上镶有樊国梁墓碑。 在修建西什库北堂时还建有主教公署、修道院、育婴堂等。 围绕哥特式教堂建筑的是传统的中式台基,环以汉白玉栏杆,栏杆和栏杆上的装饰均为传统的中式设计。堂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座碑亭,为黄顶琉璃瓦重檐歇山顶设计,庭内安放乾隆皇帝手书御碑两统,碑亭内侧则是四尊中式的石狮子,还有一对石供。
附属建筑群
除了主体建筑,西什库教堂还有面积很大的附属建筑群,包括图书馆、后花园、印刷厂、孤儿院、医院以及光华女子中学、若瑟修女院和天主教华北教区主教府,现在这些附属建筑大多都被其他单位占用,只有若瑟修女院还保留使用,现位于教堂西北侧。
命运多舛的西什库教堂
平安夜的西什库教堂 图片来源:新华网
建堂
康熙四十二年康熙久病,宫中太医束手无策,法国传教士洪若翰、刘应贡献西药“金鸡纳霜”(奎宁)治愈了康熙帝的疟疾。皇帝大悦,下旨把皇城内的一处住宅赐给他们作为赏赐。次年,康熙帝又把住宅附近的空地,也就是在西安门内蚕池口,作为修建教堂的地基赐予法国神父,这里建成了最早的“北堂”,名为救世堂,即为西什库教堂的前身。这也是中国第一座皇家承认的天主教堂。1703年,救世堂扩建成大堂,御赐“万有真源”等匾额。
危机
清朝中叶,民间反对天主教势力与天主教会不断发生摩擦,为了息事宁人,清政府于道光七年(1827年)查封了蚕池口天主教堂(北堂),并没收全部教产。西什库教堂几近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
至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被查封的北堂传教士或被驱逐或寿终人亡,人数日减,教堂无人为继,变成无人的空堂。
迁址
咸丰十年(1860年)中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法《北京条约》签订,根据条约,清廷被迫归还了教堂产业。1866年元旦,由法国人布里耶设计图纸的新教堂落成。
由于教堂所在地蚕池口临近皇家禁地,站在北堂建筑顶层,皇家新建的西苑宫苑一览无余。高大的教堂钟楼引起了慈禧太后的不悦,她命总理衙门与法国教士交涉迁移,几经波折,教会同意将教堂迁往西什库,清政府事实上出了“建筑费用三倍的价钱”修建新堂。
重建的北堂还恢复了原来的“图书馆”。原属北堂的部分藏书,加之俄国东正教归还的南堂藏书,建立起新的北堂书库。以后又有少量的补充,这就是现今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北堂书”。
1887年,西什库教堂告成祝圣。新建成的北堂虽然占地很大,但比蚕池口老北堂和庚子后重建的新北堂都要低矮一些,建成后即作为天主教在北京的总堂。数年后,教堂加盖了一层,两侧的钟楼顽固地矗立起来,终于高出了屋脊。
毁灭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西什库教堂成为拳民进攻的焦点,在当时的义和团营中曾经有顺口溜道:“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其中的交民巷指的是东交民巷使馆区,而所谓西什库指的便是西什库教堂,1900年6月-8月间北京的义和团团民曾经长时间围攻西什库教堂。
义和团挖地道,埋地雷,4次爆炸,炸毁仁慈堂,炸死教民和儿童400多人。但是教堂依旧顽强坚守。由于缺少粮食,经过半个月的围困后,教堂内的人员将作役用骡马和战马全部吃光,并且开始食用院内的树皮和野草。驻守部队的指挥官和副指挥官以及教堂的主教陆续战死。直到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组建了专门的解救队,轰动一时的西什库教堂事件告终结。
重建
1901年,庚子事变后,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根据条约内容,清政府再次出资修缮了西什库教堂,并加高了钟楼,形成了目前西什库教堂的建筑群。教堂建筑与当时欧洲的流行风格一致,在一些细节上又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风格,比如建筑周围的汉白玉石栏,柱顶的石狮子与排水的龙头设计。面积庞大的附属建筑群,包括图书馆、后花园、印刷厂、孤儿院、医院以及光华女子中学、若瑟修女院和天主教华北教区主教府。
复苏
1958年,北京主教座堂迁往南堂,北堂被学校等单位占用,教堂藏书移交北京图书馆收藏;1985年春,北堂返还教会,经过主体维修,于当年圣诞节前夕开堂,腾退工作也逐步开始,历时19年,投入6000万元搬迁了100余户居民,迁建了占用此地的39中校舍;1987年,北堂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