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教友不因性别失衡而仓促择偶
2012-03-08 11:13:40
香港政府统计处公布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男女比例失衡现象有上升趋势,由十年前的九百六十名男性对一千名女性,下跌至去年的八百七十六男性对一千名女性。
在这十年间,在二十至四十九岁适婚年龄组别中,从未结婚者的百分比显著增加,男女性分别由百分之卅九点及百分之卅四,上升至百分之四十六及百分之卅八。不过近五年的增加已有所放缓。
即使教会性别失衡现象比社会上更为明显,一些教内青年指出,他们不会因此而仓促选择终身伴侣。
卅五岁的罗撒一直以相同信仰为择偶条件之一。她对天亚社说:「两个人信仰与价值观不同,待人接物的态度和对世界的欣赏角度也不一样,所以如果拥有同一信仰,话题会多一些。」
这位幼儿园教师解释自己仍是单身的原因:「我的工作环境以女性为主,工时长,下班后要不停进修,消耗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白天已在学校兼顾很多琐事,所以下班后不想再照顾另一个人。」
虽然未有合适对象,她不觉得遗憾,「因为我每分每秒都过得很充实,没有时间自怨自艾」。她建议:「年轻人不必焦急,应互相了解清楚才结婚,因为在教会内缔结的婚姻是一生一世,不可拆散。」有见于夫妇均是天主教徒的朋友分开,「所以即使对象是教友也必须审慎考虑」。
四十余岁的教友蒂娜表示,自己在适合结婚及生育的年龄时曾急于寻找伴侣,「但如今时间久了,祇好随缘」。她说:「现在看到很多人离婚,也有些已婚老人对我说『你单身自由真好』,我觉得不结婚应该也不是坏事。」
她观察到很多大企业的各个部门都有女多男少的现象,教会也有同样情况。「可能大多数男性不愿接触教会,认为参与教会活动沉闷及麻烦,因此不仅男性伴侣不好找,连寻找男士为堂区服务也有困难」。
廿五岁的伯多禄指出,性别失衡不代表男性较女性容易在教会内寻找伴侣,因为「这与个性更有关系」;而且即使选择多了,亦应该谨慎。
他对天亚社说,宗教信仰曾是他的择偶条件,但后来看到很多教友的配偶都不是天主教徒,所以改持开放态度,现在跟一位教外人交往。
据香港教区资料显示,去年度共有一千三百三十二对新人在教堂结婚,其中双方均为天主教徒的有二百八十八对,占总数的百分之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