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请在天堂为我们祈祷
2011-12-05 11:11:10 作者:张小蓉 来源:《信德报》2011年12月1日(总第467期)
好不容易有个完整的周末,躺在沙发上乐滋滋地看电视,却忽然无端地想起我去世的爷爷,跑进房间把自己关起来,竟开始抑制不住地嚎啕大哭……不仅白天想,晚上还梦见,我知道爷爷也想我了,他一定是有话要对我说。
爷爷留给我的印象始终是和蔼、谦卑、温和、忍让。我清楚记得小时候爷爷在县城上班,周末回来,总会耍魔术一样在我书包里变出好吃的,周日傍晚要回城里上班,我拉住他的自行车哭得像泪人,非要跟他走。爷爷常用他的自行车带我去赶集,开始我坐前面,再后来我只能坐后面,再后来坐在车上我感觉爷爷蹬车越来越吃力。爷爷老了,也退休回家了,我才发现,爷爷竟然多才多艺,不仅会做好吃的饭菜,还会养花种菜、会砍竹子或利用废包装条编织各种篮子、兜子;我也发现爷爷幽默又很会讲故事,常逗得满屋人哈哈大笑。闲聊时,听奶奶说爷爷年轻时学的打算盘,后来在单位当了会计,但是这么多年,从没有拿过单位一分钱。
刚退休的时候,爷爷总买大瓶的墨水,白天常在屋里摊开纸,用毛笔练字。爷爷常说,自己小时候家里很穷,是给人家放牛的。我时常接话说“爷爷会放牛怎么还这么会写字啊?”他告诉我自己退休了,该为天主做些什么了,原来他抄写的是一些有关天主教道理的书籍,其中有些书很老了,甚至是用文言文写的。依稀记得其中有要理问答也有关于子女教育一类的书,那时候教会书籍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当地也没有教堂,买不到《圣经》,爷爷就每本抄很多,送给周围有需要的人。我放暑假在家,爷爷会让我看要理问答,还让我有时间翻翻两本已经发黄的《新经大略》和《古经大略》,我了解圣经,也就从那时候开始。
在这20多年中,我从没见爷爷和奶奶大声吵过架或暴躁地训过哪个子女,最常见到的画面就是爷爷静静地坐着抽叶子烟。晚祷时,爷爷要求我跟着他和奶奶大声诵读,我捂着嘴,觉得好笑,爷爷狠狠训了我,说我在天主面前不严肃。长这么大,第一次被爷爷训,泪水在眼眶打转,但从此知道了信仰是很严肃的事,对待天主时刻要恭敬。
参加工作后,我和很多的人一样遭遇了不少的烦恼和心酸,我发现有很多的事情是自己无法把握的。内心感到无奈、恐惧、失望的时候,我总是愿意去爷爷的房间坐坐,爷爷房间的一面墙上贴满耶稣、圣母、圣人们的圣像,还挂着十字架,像圣堂一样,在这里呆着我感觉内心非常的安宁。我总是问爷爷很多的问题,有时爷爷拿着长烟杆摇摇头说,“你这些问题,爷爷已经回答不上来了。”再后来我出远门工作了,每次回家,爷爷只说“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希望你不要丢了天主,一个人出门在外遇到问题、害怕的时候就在心里喊‘耶稣救我’,这个法宝,我从小一直沿用至今。”
有时候和父母斗完嘴,爷爷就会说,信耶稣的人是不能发脾气的,要谦卑忍耐,吵架的家里耶稣不会喜欢。于是我知道耶稣良善心谦,热爱和平,不喜欢愤怒不喜欢暴力。
爷爷买东西老是照顾周围卖菜的农民,多给别人很多钱,他说他好歹有份退休金,比起别人好很多。于是我理解了耶稣说的照顾弱小。
记得我还上小学的一个周末,去外面玩,看见公路边一家人的院里围观了一大群人,我挤进去一看,原来是他们抓住了一个偷鸡的贼,正把那小偷用绳子绑在木桩上,嘴里不住地羞辱,偷鸡者是个小伙子。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众人喊着,而折磨他的这个人在我们村里手脚也不怎么干净,这回折磨起别人却是一套一套的,小偷的鼻子开始出血了。这么精彩的情节我得告诉爷爷,让爷爷也来看看。我飞快地跑回去报告爷爷,说外面抓住一个小偷,好多人看,他们正打他。爷爷放下笔,然后急急忙忙到了现场。让我没想到的是,爷爷竟生了怜悯之心,在围观众人的目光下走上前去,解开了小偷的绳子,边解边说,好了好了,不至于打得这么凶,以后再也别偷了啊,改了就对了……爷爷那神情就像对待自己犯了错的孙子一样,充满宽恕与怜悯。小偷万分羞愧,听爷爷这么说使劲地点头,爷爷又挥手示意叫所有人都散了。我幼小的心灵因为爷爷而自豪,他像个英雄一样解救了正遭受痛苦的人。可是我又担心地问爷爷,“别人会不会怪你包庇小偷啊?”爷爷说哪会啊,年轻人不懂事,改了就对了。这件事对我印象极为深刻,当时我就在爷爷身边,真切地感受到小偷眼神中透露的悔意和谢意,我想从那件事后那小伙子一定是不敢再做坏事了。从爷爷身上我又再次领会了耶稣基督所教诲的宽恕之心,因为人人都会犯错,宽恕和怜悯很可能会改变一个人,报复却只会带来仇恨。正如我们每天祈祷的“求你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对他人耿耿于怀,不要和人斤斤计较,要学会原谅他人,必要的时候也原谅自己,这样我们才可以活得更轻松。
如今,想起爷爷仍禁不住泪流满面,我们已分开了四年,爷爷似乎在提醒我,什么才是值得追求的永恒的东西,一切都将是过眼云烟,再过个短暂的几十年,我们终将会在他乡见面。
爷爷,我在世的日子必定还将充满艰辛与坎坷,请您在天堂继续为我们祈祷,为我们将来都能在天堂重逢而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