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包头市将打造宗教文化旅游区


2004-04-27 09:36:11 来源:信德报(第211期)

    本报讯 (通讯员  王崇喜)  在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北梁、转龙藏及周边地区,有个堪称世界一绝的奇妙景观:方圆1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佛道合一的妙法寺(亦称吕祖庙)、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喇嘛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七、八座不同风格的寺庙、教堂巍峨挺立,蔚为壮观。在历史发展的悠悠岁月中,五教共容,长期和睦共存。
    为通过挖掘这一民族宗教文化奇观所蕴藏的丰富内涵,从而推动当地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当地政府决定投入巨资打造宗教文化旅游区。2003年7月,包头市东河区政府与上海的几家公司合作,共同对北梁、转龙藏及周边地区进行保护性综合开发。将建设一个世界级的民族宗教文化生态旅游区,让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在现代城市中充分展现。德国、西班牙等国际级建筑专家曾两度到实地考察,并帮助设计一整套规划方案。项目于今年初开工建设,预计五年内总投资达40亿元。
    我国元朝时期,天主教曾一度传扬于内蒙古地区,然不久中断。直到1830年,始有传教士来临。1866年,此地传教事务移交圣母圣心会办理后,教友人数有较大增加,属西南蒙古教区。上世纪初,包头教友购买东河区王国秀巷院落一座,内有房屋多间,略事修缮,即成小经堂、司铎住屋和要理书屋等。由临近的小巴拉盖村天主堂神父定时来包头送弥撒。1930年,当时的绥远教区派陶维新司铎任包头的第一任本堂。有位名叫刘珍的教友捐出公教地基一块,位于城北坡的官井梁。教会遂将王国秀巷房产卖掉,于1935年建成现在的教堂。教堂为中西合璧式,长24米,宽10米,钟楼高25米。因圣堂建在高坡上,所以站在堂院可俯瞰全城;在城内大部分地区,也均能看到高耸的十字架。堂院内还建有男子小学、医疗所、司铎住屋和要理书房等。圣堂经历过解放战争的炮火洗礼和“文革”的严峻考验(教堂当时被没收改为官井梁小学)。1985年落实政策,小学搬迁,教产回归。经两次大规模维修,教堂仍保持原貌。教会恢复后有南瑞光、范路易、边振方、杨福喜等神父相继任本堂,现任本堂为陈海神父。该堂为包头教区总堂,教区长为范路易神父。20来年由于神父的辛勤福传,教友人数逐年增加,主日参与弥撒的教友有三、四百人,大瞻礼有一千多人。
    包头北梁民族宗教文化旅游区的开发,为天主教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会。天主堂东面官井梁大街的马路已扩建为35米宽,并与市区的主干道———和平路全线贯通,改称为和平路北大街;圣堂的南面将改建马路,与堂西面的妙法寺广场连接,南面的居民已全部拆迁。这样,天主堂将三面临街,比原来更加突出,更显庄严美丽。同时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周边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当然,宗教旅游区的开发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其他宗教也具备发展的条件,而且有的已走在我们的前面。比如妙法寺,每年的阴历四月初八,香客和游客达十几万人,每月的初一、十五,也有一、两万人烧香念佛。附近的基督新教的发展也很迅猛,他们在近几年内建起了两座造价三、四百万元的大教堂。神父教友们对教会的前景都持乐观态度。他们表示,只要我们全心全意地依赖圣神的助佑和圣母的转求,转变观念,锐意进取,“适应时代形势”,永葆教会的活力,福音一定会在这一地区更为迅速地传播,教会也一定会得到更大的繁荣和发展。

本文标题:包头市将打造宗教文化旅游区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