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而三、三而一”中的美学
2004-04-12 08:59:09 作者:赵国龙 来源:信德报(第210期)
一、概论 :通常而论,“一而二”意味着分裂、矛盾和斗争,表现为对立、不睦与仇恨;然“二而一”的“一”已不同于“二”中的任何一方,意味着和解、质变和新生,表现为共融、和谐与圆满。于是有了“一而三”,“三”既代表“二而一”中的“一”,也特指“一而二”中的“二”与“二而一”中的“一”之“和”,“和”的极致仍是为“一”,即所谓的“三而一”。
二、基石:万物之根源的造物主天主,至高而唯一,但却不是高高在上的孤家寡人。因为唯一的天主是“三位一体、一体三位”,天主圣父从永远生圣子,父子相爱共发圣神,只有逻辑的先后,而没有大小、时间上的先后。若望宗徒说:“天主是爱”,爱是天主的本质或本性,三位因爱而成一体,万物不过是祂那圆满之爱的满盈。
三、几何:所有的几何图形中,唯有三角形最具有稳定性,这是大家的常识,并在许多领域得以应用。它之所以稳定是因为三点、三线是最精简的共融“机构”,它们互相依赖,缺一不成“体统”。
四、电学:阴阳相合乃为“明”,无论是天空中的闪电,还是生活中的电筒、电灯等电器,都离不开正负电的相互作用。孤立的任何一方都不能为人类服务,送来光和热。光的美丽就在于彼此的吸引与融合,热的温暖产生于自我的失去与牺牲。没有“一”,就不能产生“二”,没有“二”的合一,又怎能产生“三”?没有“三”,怎会重归为“一”?
五、化学:酸碱中和乃为盐。酸碱若不肯失去各自最为本质的部分,即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又怎能融合为盐?而盐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原来各个“自以为是”的“本质”部分结合乃为“水”,盐中有水,生活岂不失了滋味?没有失去,就没有得到,没有失去,也就没有共融。失去与结合是那么情愿和自然。
六、文化:《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和合,为常态、为健康、为和谐平衡。“中庸之道”不是简单的平均与折中,而是不偏不倚、不过不及之谓也。
七、养生: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精化气,气还神,精神、神气密不分。又有人语: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可见,欢乐就是健康,抑郁使人多病。贪心图发财,短命多祸灾。心地善良、胸襟开阔则是健康长寿之本。
八、处事:甲选A,乙选B,甲乙相争不和气。为什么看不到C中含A又有B,世界事物多数不是非此即彼、非圆即方、非黑即白,而是非此亦非彼、非圆亦非方,往往存在着黑白相混的、诱人的灰色地带。在这里矛盾得以化解,争执得到平息。
九、电脑:电脑由软件和硬件组成,但若没有电流运行其中,那么它就什么也干不成。硬件是电脑的身体,软件是电脑的灵魂,电是它的能量和血液,使它发挥应有的作用,此三者缺一不可。
十、人体:人是由灵魂和肉体所组成,但运行在肉体经络中的内气若不畅通,人就会处于病态,即所谓不通则痛。肉体被杀、灵魂被召、气绝而亡,说明此三者缺一即不会有活生生的人存在。
十一、家庭:男女因爱而组成家庭,因爱而孕育爱的果实———子女。爱的家庭是美的,爱的家庭是和谐的,爱的家庭是丰盛的。一个和谐的家庭是一个爱的团体,这是“一而三,三而一”美学的最好见证。
十二、哲学:互相对立的唯物与唯心各说对了一半,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都是存在,只是形式与层次不同而已,物质是最基本的存在,但却不是唯一的存在,于是有了唯实:即尊重客观事实,实际怎样就怎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谓知也。
十三、人文:若把人的精神价值概括为真、善、美,则分别对应的对象为理智、意志、情感,所产生的活动分别为科学活动、道德活动、艺术活动。
十四、宗教:有人把伊斯兰教、犹太教归为律法的宗教,把佛教、道教归为智慧的宗教,而基督宗教则属于生命的宗教。
二、基石:万物之根源的造物主天主,至高而唯一,但却不是高高在上的孤家寡人。因为唯一的天主是“三位一体、一体三位”,天主圣父从永远生圣子,父子相爱共发圣神,只有逻辑的先后,而没有大小、时间上的先后。若望宗徒说:“天主是爱”,爱是天主的本质或本性,三位因爱而成一体,万物不过是祂那圆满之爱的满盈。
三、几何:所有的几何图形中,唯有三角形最具有稳定性,这是大家的常识,并在许多领域得以应用。它之所以稳定是因为三点、三线是最精简的共融“机构”,它们互相依赖,缺一不成“体统”。
四、电学:阴阳相合乃为“明”,无论是天空中的闪电,还是生活中的电筒、电灯等电器,都离不开正负电的相互作用。孤立的任何一方都不能为人类服务,送来光和热。光的美丽就在于彼此的吸引与融合,热的温暖产生于自我的失去与牺牲。没有“一”,就不能产生“二”,没有“二”的合一,又怎能产生“三”?没有“三”,怎会重归为“一”?
五、化学:酸碱中和乃为盐。酸碱若不肯失去各自最为本质的部分,即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又怎能融合为盐?而盐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原来各个“自以为是”的“本质”部分结合乃为“水”,盐中有水,生活岂不失了滋味?没有失去,就没有得到,没有失去,也就没有共融。失去与结合是那么情愿和自然。
六、文化:《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和合,为常态、为健康、为和谐平衡。“中庸之道”不是简单的平均与折中,而是不偏不倚、不过不及之谓也。
七、养生: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精化气,气还神,精神、神气密不分。又有人语: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可见,欢乐就是健康,抑郁使人多病。贪心图发财,短命多祸灾。心地善良、胸襟开阔则是健康长寿之本。
八、处事:甲选A,乙选B,甲乙相争不和气。为什么看不到C中含A又有B,世界事物多数不是非此即彼、非圆即方、非黑即白,而是非此亦非彼、非圆亦非方,往往存在着黑白相混的、诱人的灰色地带。在这里矛盾得以化解,争执得到平息。
九、电脑:电脑由软件和硬件组成,但若没有电流运行其中,那么它就什么也干不成。硬件是电脑的身体,软件是电脑的灵魂,电是它的能量和血液,使它发挥应有的作用,此三者缺一不可。
十、人体:人是由灵魂和肉体所组成,但运行在肉体经络中的内气若不畅通,人就会处于病态,即所谓不通则痛。肉体被杀、灵魂被召、气绝而亡,说明此三者缺一即不会有活生生的人存在。
十一、家庭:男女因爱而组成家庭,因爱而孕育爱的果实———子女。爱的家庭是美的,爱的家庭是和谐的,爱的家庭是丰盛的。一个和谐的家庭是一个爱的团体,这是“一而三,三而一”美学的最好见证。
十二、哲学:互相对立的唯物与唯心各说对了一半,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都是存在,只是形式与层次不同而已,物质是最基本的存在,但却不是唯一的存在,于是有了唯实:即尊重客观事实,实际怎样就怎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谓知也。
十三、人文:若把人的精神价值概括为真、善、美,则分别对应的对象为理智、意志、情感,所产生的活动分别为科学活动、道德活动、艺术活动。
十四、宗教:有人把伊斯兰教、犹太教归为律法的宗教,把佛教、道教归为智慧的宗教,而基督宗教则属于生命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