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耶路撒冷的金色辉煌
2011-05-04 16:38:11 作者:丛义哲 来源:2011年5月1日信德报
橄榄山上,有种纯粹叫做金色
在所有推荐“一生必去之地”的旅行书中,耶路撒冷必定榜上有名。这里是一座被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共同认作圣地的城市,更被很多人尊为“西方世界的终极”。
重走耶稣的“受难之路”,在渐变的色彩更替中品味这座城市的历史沧桑,不失为一次难能可贵的体验。步行在狭小蜿蜒起伏的老城石头路上,略带褐红色的耶路撒冷石建造的各种风格的房屋不断呈现,午后阳光下人们的影子越拖越长,慢慢叙述着老城的故事。
若要欣赏耶路撒冷全城的景象,最好在黄昏时分登上位于城东的橄榄山。向西眺望,远处是乳白色的新城;近处则是旧城和圣殿山,能看到奥斯曼帝国时期重修的土黄色城墙,以及泪滴形的天主教主哭耶京堂和洋葱头的东正教教堂,它们跟孑然矗立的阿克萨清真寺一样,都用灼灼闪烁的金色圆顶诠释着自己永恒的辉煌。
尽管数千年来饱受战火的侵扰,但这座古城依旧是纯粹的,不断地建立、摧毁、重建,直到获得永生。当站在橄榄山上,面对夕阳下金色的耶路撒冷,听着悠扬环绕的宗教乐章,一种真实的存在感,依然能撼动着无数浮躁的心灵。
新城旧郭,最真实的风情画
真正的耶路撒冷绝非炸弹袭击和宗教冲突那般可怕,身披各色衣饰的芸芸众生在这座巨型宫殿中往来穿梭着,终日还是要为生计忙碌—————恬静、祥和、美好,如世上任何一个被祝福的角落一样生生不息。
漫步在耶路撒冷街头,总能撞见成群结队的男子,他们身着整齐的黑衣、雪白的衬衫。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执着的人,哪怕身在世界各地,也要在某个重要的日子里举家迁徙,赶到哭墙下,祈祷、哭泣、诉说与欢笑。
老城有条最长最古的街道—————雅法路,从东向西几乎横贯整个城市。沿着它一直走,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浮现出的,是耶路撒冷色香味俱全的众生风情画:炸素丸子的、烤馕的、腌橄榄的、卖柠檬的、烘面包的、贩香菜的、煮咖啡的、还有做点心的、挑花的……特别是那些蹦蹦跳跳的孩童,总会笑嘻嘻地围着游客打转,好奇地盯着他们手中各式各样的古怪玩意儿。
雅法门附近的皇冠酒店是耶路撒冷最高的建筑,屋顶餐厅能俯瞰整座金黄色的城市。很多人在这里拍照,然后打印出来,制成明信片寄给家人和朋友,尽管在大多数人眼中耶路撒冷仍是悲情的同义词,然而当你身临其境,直面那些荷枪实弹的年轻士兵、哭墙前祈祷的妇人、农贸市场里叫卖的商贩……你会慢慢发现,在美丽与哀愁的背后,这座以金色为底的城市散发出的,是一股子色彩绚烂的坚定生命力。
繁荣的商业区
作为中东最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千年古城耶路撒冷足以与历史上的长安和罗马相比肩。由于地处三大洲的交汇处,商业气氛异常浓厚,商铺的数量和面积甚至比宗教场所还多。古城地下还有一条条地下街道,形成了系统化的地下商业区。很多商铺只在顶部开一个小天窗,让地面的阳光照射进来。中东地区干燥炎热,地下商场不仅不会阴暗潮湿,反而凉爽通风。乳黄色大石块在灯光的映衬下熠熠生辉,令人流连。
漫步于这样的商店,前后左右甚至是头顶上都挂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随便走进一家店,都会发现里面的货物种类成千上万—————印度的首饰盒、伊朗的宝石、中东著名的圣珠、土耳其运来的地毯、中国造的银器铜器、本地产的各种手工艺品,还有各式各样的西方舶来品。这里商贩热情好客,会迅速与游客打成一片。
从清晨到暮晚,这里都是熙熙攘攘的喧嚣声。这里有欧洲人的蓝眼睛,也有亚洲人的黑头发。这里有冰淇淋店、甜品店、时尚用品店,也有穿插其间的栈道、浴池、喷泉、集市、墓地和蓄水池、传音塔,直到脚下泛着青光的石板路,每一个不经意间瞥到的瞬间,统统构成了蔓延几千年光阴的历史。
在这样一条时间隧道里,纵然画面凌乱而多变,在金黄色日光的照耀下,它依旧是离天堂最近的土地。
张健摘自《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