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玛黎雅妇人的信仰历程(一)
2010-07-22 10:16:59 作者:赵建敏 来源:《信德报》2010年7月20日,21期(总第416期)
圣经若望福音四章4-42节详尽地描述了撒玛黎雅妇人接受信仰肯定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整个历程。圣经对此皈依过程不吝笔墨并且结构清晰。撒玛黎雅妇人皈依历程的每个阶段都具有非常典型的个人皈依经验。这种经验为对基督信仰深感陌生的人特别有借鉴意义。细读此段经文,我们不难发现这种信仰经历的五个阶段:冷漠、尊重、接纳、皈依、福传。
第一个阶段:冷漠。圣经原文(5-9):他必须途经撒玛黎雅。于是到了撒玛黎雅的一座城,名叫息哈尔,靠近雅各伯给他儿子若瑟的庄田,在那里有“雅各伯泉”。耶稣因行路疲倦,就顺便坐在泉旁;那时大约是第六时辰。有一个撒玛黎雅妇人来汲水,耶稣向她说:“请给我点水喝!”那时,他的门徒已往城里买食物去了。那撒玛黎雅妇人就回答说:“你既是个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玛黎雅妇人要水喝呢?”原来,犹太人和撒玛黎雅人不相往来。
从这段经文我们不难看出,撒玛黎雅妇人对耶稣的态度异常冷漠。由她的语气来看,恐怕都不准备给这位犹太人水喝的。其原因在于犹太人和撒玛黎雅人的积怨由来已久。在以色列民族的历史上,若苏厄在梅瑟之后统领以色列民族。若苏厄死后,以色列的十二支派各自由自己支派的民长来负责。此后以色列民族在达味王朝和撒罗满王朝达到鼎盛。撒罗满王之后的公元前933年,撒罗满王朝的12个支派分裂为两个国家,即南国和北国。南国称为犹大国,由犹大支派和本雅明支派组成。南国以耶路撒冷城为首都,犹大国的人被称为“犹大人”。到新约时代时,这些人被称为“犹太人”。而其余10个支派则组成了被称为以色列国的北国。北国以撒玛黎雅城为首都。撒玛黎雅城是以色列国敖默黎用两“塔冷通”银子,由舍默尔手中买下的芍默龙山。熬默黎修建了这座山,并依照山的原主人舍默尔的名字,给他所建筑的城起名叫“撒玛黎雅”(参阅:列上16:24)。南国和北国时常发生战争,经年不断,但谁也没有能力统一对方。公元前722年,北国以色列的首都撒玛黎雅被亚述国王萨尔贡一世(Sargon I)攻陷,并于公元前722年将撒玛黎雅城夷为平地,以色列国灭亡。以色列国10个支派的大批民众被放逐到边远地区。这些被放逐的以色列国的人民在当地逐渐被异族同化,遂完全不复存在。同时,亚述王也由外迁移来大量异族进住以色列国,那些没有被放逐在外的以色列国的人民则与这些迁移过来的异族杂居通婚,遂产生诸多混血后代,并受到这些异族的宗教、文化和习俗的影响。这些混血后代则被称为撒玛黎雅人。因此,这些撒玛黎雅人被南国的犹大人所歧视。但这些撒玛黎雅人仍然认为自己是以色列的后裔,并保留着以色列民族的部分特征。公元前586年,南国犹大被巴比伦王拿步高所灭,耶路撒冷城被毁,犹太人被掳往巴比伦。这就是著名的“巴比伦之囚”。公元前539年(居鲁士元年),灭掉巴比伦王朝的波斯王居鲁士颁发上谕恩准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并将拿步高由耶路撒冷圣殿掠夺来的器皿交还给犹太人的首领舍市巴匝(厄上1:1-11)。犹太人在则鲁巴贝耳、耶叔亚领导下在回归的第二年即着手重建耶路撒冷圣殿(厄上3:8-13)。此时,被称为撒玛黎雅人的北方以色列人自认为与犹太人有着同宗的朝拜雅威的传统,前来要求出资出力与犹太人共建耶路撒冷圣殿。此要求被犹太人断然拒绝,因为犹太人根本不将这些已经染上异族信仰和习俗的“混血儿”视为以色列的后裔。于是撒玛黎雅人开始上奏波斯王并千方百计阻止犹太人建筑圣殿(厄上4:1-5)。这就更加剧了视圣殿为其生命的犹太人的愤怒和鄙视。此外,犹太人的回归也被撒玛黎雅人视为回来争夺北国以色列已经拥有的土地。鉴于上述提及和未提及的各种原因,几百年来,犹太人与撒玛黎雅人的积怨越来越深,而且是积重难返。到耶稣时代这种积怨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有些变本加厉,以至于犹太人将“撒玛黎雅人”的称谓视为一种诅咒(若8:48)。在此背景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位撒玛黎雅妇人“你既是个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玛黎雅妇人要水喝”的冷漠态度。同时,在此背景下,我们也就更能体会到耶稣主动向撒玛黎雅妇人说“请给我点水喝”的重要意义以及耶稣要拯救所有人的无疆大爱。无论犹太人如何鄙视这些“混血儿”,撒玛黎雅人骨子里仍然保留着其以色列民族的某些信念:肯定自己是雅各伯的子孙(若4:12)、以色列的后裔,也期待着默西亚的来临(若4:25),承认先知,也朝拜雅威,虽然他们强调这种朝拜不应在耶路撒冷(若4:20),而应在撒玛黎雅地区的革黎斤山上,因为以色列民族的祖先一直都在这座山上朝拜雅威(申11:29;27:12;苏 8:33)。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