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出来的痛苦
2009-10-28 10:07:03 作者:张公显 来源:《信德报》2009年10月20日,30期(总第389期)
曾记得有这样一句俗语:“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而由实际生活看,这句话也有一定的哲理。
别的不说,单就痛苦而言,很多人的痛苦都是自己给自己制造、增添的,若用“自讨苦吃”来形容确实也不为过。本来是非常悠闲舒服、好端端的生活,但却因为要跟别人相比,烦恼痛苦便接踵而来:自己一月才2000元工资,可人家一月竟是5000元6000元;自己的房子才是30平米,可人家竟有100平米,有人还有几套房子;自己开的奥迪,隔壁邻居开的奔驰;穿的没有别人牌子亮,吃的没有别人档次高,住的没有别人环境好,福利待遇总比别人差……
如此比来比去,结果则使自己心态失衡愤愤不平、忧心忡忡,从早到晚难得安宁。因此也有人说“一切的烦恼其实都是自寻烦恼”。
按理说,与人相比,本身并无错对可言,关键就在于“比者”自身的心态与修养。与人相比,寻找差距,总结经验,奋起直追,迎头赶上,也可说是对人的鼓舞和激励。
而大多数的人则是受私欲、偏情、贪婪、虚荣的驱使,动不动就跟别人比较,不管自己需要不需要,有用没用,有能力没能力,别人有的,自己也一定要有,甚至还要超过别人。即使没有条件,也硬要创造条件,暗暗较劲,与人攀比。如此“红眼病”的程度越深,所受的痛苦也越多、越重:邻家孩子买钢琴,自己也非买不可;人家孩子自费去国外留学,自己孩子也非去不可;人家孩子结婚用15辆小车,办酒席30桌,自己非要20辆小车,办酒席50桌,将他们比下去……这又怎能不使自己陷入疲劳苦累的旋涡,也许仅仅为了让亲友邻里说一声“这事办的特别洋火”。也许人家什么也不会说,或者还有“烦”的感觉。
大千世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道理人人都懂,而造成痛苦的主要原因就是总爱和那些财富、地位、名声、权势超过自己的人对比,总爱盲目地仿效别人。
虽然比起那些处境不如自己的人,自己早该暗自庆幸,心满意足,安享清福。但却因为贪心不足、永不满足、“只向上看”,而将自己抛进痛苦的深渊、难以自拔。
《师主篇》中曾有一句名言:“离开贪情,便得安宁”。可惜,太多的人都离不开贪情,那么深陷痛苦也就真的成了咎由自取。
人上有人,天外有天,世界上总会有比你更富贵、更荣耀、更风光、处境更优越、名声更显赫的人物,好多状况是我们永远也无法比的。如果自己不自量力,硬要去比,那也只会碰得头破血流。就像青蛙与水牛比肚皮那样,即使青蛙用尽力气,撑破肚皮,也仍然是“望尘莫及”,难有水牛那样庞大的“体积”!
要解除那些“比”出来的痛苦,首先必须学会透视生活,面对现实,心平气和,“知己知彼”,分清主次,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可有可无的;什么是永久的,什么是暂时的、转瞬即逝的;至于那些生命以外的东西,更该慎重选择,不要让那些虚无缥缈的身外之物喧宾夺主,拖累、干扰、破坏自己信仰和人生的终极目标和神圣使命。
不要斤斤计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物质利益,患得患失的名誉权势,以及非常短促的肉体快乐。却应竭力保持“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的心态,不为诱惑所动,不和别人攀比,不作非分之想,常怀知足感恩之情,如此自然也就远离了“比”出来的痛苦,而在平安宁静中善度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