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在神父身边的日子


2003-11-03 16:35:03 作者:梁超 来源:信德报(第197期)

——记黄家村暑期教会补习班

    小时候,我很怕神父。因为在我的脑海里“神父”一词和天主经常联系在一起。由于害怕,我不敢和神父单独相处,更不敢在神父面前随便讲话。每次见他总是远远站在祭台上的高大威严的形象。因此,神父变得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及。  
  后来我上了中学,家也搬到了离堂较远的地方。这样,进堂的次数少了,与神父见面的机会更少了。
  如今的我已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在今年暑假,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成了暑期教会补习班的一名老师,也是这个偶然的机会使我与神父们零距离接触。
    在这个补习班里讲课的共有七位老师,都是本教区的大学生,另外还有李、张两位年轻的神父。补习班分为初中三个年级,课程包括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由于条件有限,教室只能设在堂里和神父楼上一个很小的房间内。由于教友分散、天气炎热加之设施简陋,我还担心能不能收齐学生,可谁知三个班都爆满,还有不少教外学生也闻讯赶来。这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就这样我们黄家村首界教会补习班风风火火地开学了。
    宋神父专门腾出了一间屋子作为我们的办公室。他还特意准备了西瓜、可乐、茶水以及象棋、羽毛球、跳棋等。叮嘱我们课一定要讲仔细,要耐心,要让同学们学有所获。
    由于宋神父负责我们的全盘工作,所以我们打趣地称他为“校长”。而我负责维持纪律竟被称为“副校长”。那几天正赶上高温,二楼的教室如同火烤一般,一节课下来我全身都湿透了。我一走进办公室,宋神父就迎上来说:“太辛苦了。”然后热情地递给我一杯凉茶,而他自己却来不及喝一口就被孩子们嚷着闹着拉去教圣歌、讲圣经故事了。我便开始批改作业、备课。
    闲下来的时候,三位神父就给我们讲教会的道理,教导我们面对世俗的眼光,甚至嘲笑,千万不要忘记自己的信仰。有时情到深处时,李神父还会“蹦”出几句幽默,逗得我们前俯后仰。       
    下午活动课时,我们还会举行歌咏比赛或到圣堂对面的小学进行篮球比赛等。有的同学还会缠着风趣的李神父要他讲笑话。有几个棋迷还会围成一堆切磋切磋棋艺……这一切都沉浸在欢乐中,这俨然不就是一个正规的学校了吗?
    折腾了一天,我们总算可以回家大睡了,可是神父还要准备明天的弥撒,处理教区事务直至深夜……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面对同学们求知的眼神,面对神父的热情和执着,我懒惰的念头一次次被打消,取而代之的是充实感、成就感。
    快到补习班结束的日子了,由于学生多,我们商量试卷打印费和奖品的经费问题是不是要每人出点钱,可这却被宋神父断然拒绝了。他笑着说:“当初我说不收孩子们一分钱,就不收一分钱。” 后来,我才得知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早晨,他只身骑车不顾路滑到邻近的村子借了几百块钱。
    看着宋神父因操心而尽显疲惫但仍时常带着笑容的脸,作为“副校长”的我已不能自已,眼泪滑落脸颊。
    考试如期举行。颁奖仪式是在一个下午的弥撒前,当着众教友的面把奖品发到了同学手中,并合影留念。我们黄家村首届暑期教会补习班就这样圆满结束了。宋神父给大家说明年还要办教会补习班,而且要越办越大。
    后来,宋神父不顾我们的婉言谢绝,作为回报带我们去楼台游玩了两天。
    在与神父们接触短短的二十天里,我感受到了宋神父对福传事业的执着与追求、李神父的幽默与才学、张神父的稳重和博爱。与他们相处时的一幕幕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感谢天主让我拥有这段美好的时光。

本文标题:在神父身边的日子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