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为了母亲的微笑


2009-05-07 09:38:33 作者:卢景荣 来源:信德报(总第372期)

    在母亲节就要到来的时候,我愿把所采访到的一个21岁的山西姑娘,带着高位截瘫的母亲来到河北吴桥打工,边打工边伺候母亲的事迹介绍给为人儿女的人们,以唤起对父母的孝爱之情,弘扬中华民族“百德孝为先”的美德。
    她叫武红艳,为了母亲的微笑,她按照圣经中的教导去做:“要孝敬你的母亲,在她一生的日子里,不可离开她,要履行她喜欢的事,在一切事上不可使她伤心。”(多4:3)为了母亲的微笑,她真正像《礼记》中所说的:“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饭食养之。”武红艳的孝心孝行,令人敬仰,谱写了一曲当代孝女的乐章。
    武红艳今年21岁,家住在山西忻州市一个贫穷偏僻的山村。红艳14岁时,她的家庭虽不富裕,但很幸福,父母勤劳能干,又是儿女双全,她和弟弟都聪明可爱。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2年秋天,母亲在山坡上收拾庄稼不小心摔下山沟,经抢救,生命保住了,但由此却导致身体的高位截瘫,这意味着母亲将要在床上渡过余生。那年代武红艳只有14岁,弟弟年仅11岁,一家只有靠父亲一人劳动养活,家境的困苦可想而知。懂事的武红艳产生过放弃读书,在家帮着父亲干活的念头,但要强的父母说什么也舍不得让女儿辍学,因为红艳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她是这个家庭的希望啊!从此,红艳学习更加刻苦,放学回到家做饭洗碗、喂猪这些家务活她全都包了下来。这样全家人的生活虽然受到影响,但仍可以维持。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2005年,红艳的父亲在为自家开凿窑洞时,不幸洞顶坍塌,父亲被砸在洞里而失去了生命。这突如其来的横祸使这个家庭失去了顶梁柱。以后如何生活下去呢?当时仅有17岁的武红艳看着躺在病床上的母亲,看着刚刚14岁的弟弟,坚定地对母亲说:“妈妈,不要难过,不要发愁,有天主相帮,相信天主给的十字架我们一定背得动。”为了这个家,红艳辍学了。从此,她背起了家庭的全部重担,她一个人种了十几亩地,养了十几头猪,在家还要洗衣做饭,为了母亲的微笑,红艳从不抱怨,总是把喜乐显在脸上。她比以前更依靠天主,经常进堂,不断祈祷,在堂里学琴、读经。她说:“背天主给的十字架,不能满面愁容,要高高兴兴地、心甘情愿地去背。”父亲离开两年,在红艳的操持下,家庭还算过得去,但住的那山区灾害频繁,尽管她起早贪黑地劳动,家里的生活只能维系在温饱水平上。特别是红艳一个大姑娘,一个人在山沟里干活,再赶上玉米棵长起来,让母亲总是放心不下。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们看到“信德”上的一则广告——河北吴桥一位教友开办的足底按摩中心招收学员,学成后可留店工作,工资还不算低,并且主日可进堂参与弥撒。武红艳动了心,但母亲咋办?谁来照顾?母亲看出了她的心思,很同意她的想法——不用缴学费就可学到一门技术,这很适合她们的家庭现状。在母亲的同意和支持下,红艳一人先到吴桥进行实地考察,觉得这里挺好。店里的老板了解到红艳的家境后,支持红艳带母亲来吴桥,去年6月份,武红艳离开家乡,带着母亲来到了吴桥,在按摩店附近租了一间小屋,开始了边打工边照顾母亲的另外一种生活。下班后,她买菜为母亲做饭、洗衣服,为母亲洗头洗脚梳头,有时还用轮椅推着母亲到教堂参与弥撒。她也常邀请店里的师兄姐们到她家陪母亲聊天。凡去过红艳那间小屋的人,第一感觉是屋里整齐干净,她的母亲衣着整齐,那间小屋里有温暖、有真情、有城市里的生活气息。


武红艳和妈妈在一起

    为了母亲的微笑,武红艳在学习按摩技术上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一有空,她就拿起书来学习,不懂就向别人请教,她对技术精益求精,为了搞明白一个穴位的位置、作用和手法,她常反复练习几十次,每天晚上,她12点以前没有睡过觉。现在红艳来吴桥还不到一年,但她的技术在店里是数的着的,她拥有一批非红艳不用的老主顾,因此的她的工资在店里也属于最高的那一部份。
    为了母亲的微笑,在弟弟辍学后,武红艳就托人为他找到一个开挖掘机学徒工的事儿,不用缴学费,第一年包吃住。一年多过去了,弟弟已熟练地掌握了挖掘机的操作技术,每月能拿到1500元的工资。
    看到女儿、儿子都已长大成人,又都学到了一门技术,今年春节一家三口在吴桥过的年,母亲高兴地笑了,笑的是那样的开心。
    人们常说:“床前三日无孝子”,可武红艳伺候母亲已经7年,她把母亲当宝贝,从不把她当累赘。现在,武红艳长大了,也有人给介绍对象,她的要求并不高,穷富不重要,首要条件是对方要有爱心,能接受她的母亲,她要陪母亲一生,让母亲一天比一天更快乐。相信,红艳一定能够找到一位如意郎君!

 

本文标题:为了母亲的微笑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