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领导者听到并顺服了上帝的感动,寄一个热水袋到赤道来,其中一个女孩子放上了洋娃娃,要送给非洲的小孩———在一个十岁小女孩笃信地祈祷要送达的“那天下午”的五个月之前!
这个母亲说:“我们虽然急着要米,但是邻居家比我们还困难,已经很多天没饭吃了。我分给他们一半米。”德肋撒姆姆说,施予不在于多少,而在于你肯不肯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虽然她不爱谈所发生的事,在被问及“要妳行走的那个声音是怎样的?”时,她还是开口了。“那声音非常甜美”,她流着眼泪回答说:“就好像小孙女求你跟她玩耍时那种纯洁无暇的声音。”
耶稣所言的劝勉人背十字架就是要我们接受痛苦,因而他说:“谁若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我,不配作我的门徒。”门徒自应肖似师傅,“做首领的怎样,作肢体的便该怎样。”
耶稣要赐给我们的“平安”究竟是什么?我们可以从正负两个方面来看:负的方面,平安指没有忧愁,不用担心,没有惶惶焦虑之感。正的方面,平安则是心安理得,怡然自乐,泰山崩于前毫不惊慌。
每次天主要求他做些事,有时看似完全荒谬,例如要他离开自己的祖家,到一个他不认识的地方;或要他祭献他的独子,他由于信赖上主而立刻依从,这样,一个他无法想象的未来就在他面前展开。对梅瑟而言也是一样。
藉着给人的物质食物,耶稣预告要给人这使人永生的精神食粮。在叙述这神迹后,耶稣宣告,“我是生命的食粮;”(若6:33,48)“谁若吃了这食粮,必要生活直到永远。”
由于人多,医生要一个一个轮流检查,其中一个老人等得稍微久了,就认为这个医生看不起他,发脾气不检查眼睛了,我去劝他,反而被他训哭了。记:被训哭了?徐:对,被训哭了。记:他怎么训你的?
圣若望宗徒说:“耶稣还行了许多别的事,假使要一一写出来,我想所要写的书,连世界也容不下(若二十四:25)。4、接受者,即听众和接受信仰的人。就是听了宗徒们和他们继承人的宣讲而接受信仰的人群(信众)。
原来经理是修女当我走进峨眉山清音阁风景区的平安山庄,正欲寻找山庄内的若瑟堂时,迎面走来一位女同志问我:“先生,要住宿吗?”当我说明自己的身份和来意后,她非常高兴地说:“欢迎!欢迎!”